专家讲座有机蔬菜长期定位研究与推广.ppt

专家讲座有机蔬菜长期定位研究与推广.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讲座有机蔬菜长期定位研究与推广

有机蔬菜推广工作 实验站试验温室(2002) 实验站试验温室(2008) 1、曲周杏园100亩基地 2、河北肃宁200亩基地 3、张家口张北200亩基地 4、江苏连云港100亩基地 有机蔬菜推广工作 第二部分:有机果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范 种子与种苗要求 6.1 种子与种苗来源 6.1.1应选择按照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的有机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的种子或种苗时,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的种子或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的计划。 6.1.2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和耐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种子质量选择应符合GB 16715.3-2010的要求。 6.1.3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转基因种子。 6.2 种子与种苗制备 有机蔬菜栽培应采用有机方式育苗,育苗基质及原料使用应符合GB/T19630之相关规定。按照年度生产计划,选择合适的有机地块进行有机种子/种苗的繁育。 育苗时采取措施防止周边禁用物质(包括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物)的漂移及流入,育苗用土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 6.3 种子处理 6.3.1消毒处理:针对当地栽培果菜类蔬菜易发生的病害可选用干热处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等消毒方法。 6.3.2浸种催芽: 将处理过的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中浸种催芽。 种植制度及景观建设 7.1种植制度 7.1.1 周年种植制度 有机生产者应制定3-5年的作物轮作计划。 7.1.2 年度种植制度 有机果菜类蔬菜生产不宜连作,可与绿肥、豆科作物和深根作物进行轮作。在一年中要尽量通过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使土壤得到适当的覆盖。 7.1.3 填闲/诱集/驱避作物选择及种植 填闲作物 利用主栽作物空闲时间及空间,选择适当的填闲作物种植,充分利用土壤残留养分,减少环境风险。 诱集作物 在种植果菜类蔬菜的农田中,选择种植适宜的诱集作物,减轻害虫对主栽作物的危害。 驱避作物 在主栽作物的行间或周围选择种植具有特殊气味及分泌抗菌物质的作物。 7.2 农田景观建设 对有机蔬菜生产单元进行农田景观规划与建设,包括建设适宜的景观廊道、斑块,以逐步恢复原生生态系统格局。 土壤培肥 8.1土壤培肥的种类和来源 8.1.1 有机肥原料应来源于本农场或有机农场,保护地种植或处于有机转换期或证实有特殊的养分需求时,经认证机构许可可购入一部分农场外的肥料原料(见附录A),所有肥料原料应按照堆肥的要求进行堆制,彻底腐熟后才可用于有机蔬菜生产。 8.1.2 蔬菜残体可用于动物饲料或堆肥原料。 8.1.3 沼气剩余物,包括沼渣和沼液可以用于有机蔬菜生产。 8.1.4 允许使用天然来源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的矿物源肥料作为矿质营养元素的补充。 8.1.5 外购的商品有机肥应通过独立的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 8.1.6 在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见附录A。使用附录A未列入的物质时,应由认证机构按照GB/T 19630.1-2005附录D的准则对该物质进行评估。 8.1.7 不得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8.1.8 人粪尿应经过堆沤腐熟后才可使用。 8.2 肥料处理 8.2.1 有机肥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自然界的微生物和腐熟菌剂,但不得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施用前应对施用肥料的成分和污染元素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8.2.2 堆肥制作过程中应调节合适的C/N比、水分和孔隙度等条件,同时堆肥时间应按下面最低要求执行:条垛或堆垛堆肥温度55度以上应保持10天,槽式或密闭堆肥温度55度以上保持7天。 8.2.3 天然矿物肥料不得采用化学处理方式提高其溶解度。 病虫草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应以维护农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以作物健体栽培为中心,提高蔬菜自身抗性;以农业措施为基础,通过土壤改良、茬口安排等,调控菜田环境,并综合利用生物、物理措施,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9.2 农业防治 应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中耕深耕、薄膜覆盖、水肥管理、清洁田园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9.2.1抗性利用 通过筛选和培育抗病虫品种及采用嫁接砧木,防治病虫,具有治本的作用。 9.2.2轮作倒茬 建立合适的轮作倒茬制度,有条件的区域应实行水旱轮作。 9.2.3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技术可有效干扰病原菌和虫卵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蔬菜植株的自身抗性。 9.2.4中耕深耕 通过中耕深耕,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9.2.5薄膜覆盖 采用地表薄膜覆盖及夏季高温闷棚,可提高温度,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及杂草。 9.2.6 水肥管理 通过合理灌水、适时通风及平衡养分管理,控制病害发生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