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褐固氮菌.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褐固氮菌

* * 第二节 生物固氮 第二章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氮素吸收的形式: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以吸收利用有机态氮,如尿素等。 固氮的方式: 什么是固氮: N2 NH3 工业固氮 高能固氮(闪电) 生物固氮 8×107t 4×108t 第二节 生物固氮 什么叫做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 共生固氮微生物 自生固氮微生物 固氮微生物的分类: 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1、共生固氮微生物 概念: 根瘤菌 举例: 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占自然界生物固氮总量的绝大部分 根 瘤 菌 形态: 棒槌形、“T”形或“Y”形 结构: 原核单细胞 生理特点: 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互利共生(具种属特异性) 但固氮需严格的低氧环境 大豆根瘤 苜蓿根瘤 根 瘤 豌豆根瘤 根瘤的形成: 根瘤菌进入植物根部→繁殖→刺激根部薄壁细胞分裂→该处组织膨大→形成根瘤。 意义: 豆科植物从根瘤中获得的氮素。 衰老的根瘤破溃后,里面的根瘤菌和含氮化合物仍遗留在土壤中。 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概念: 杆菌、短杆菌,单生或对生。 “8”字形排列,外面有荚膜。 形态: 常见类型: 圆褐固氮菌(应用最多) 2、自生固氮微生物 圆褐固氮菌 生理特点: 异养需氧型 生长在土壤表层 制成菌剂,施用到土壤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应用: 能分泌生长素 共生固氮微生物 自生固氮微生物 根瘤菌→豆科植物 放线菌→非豆科植物 蓝藻→水生蕨类等 圆褐固氮菌(好氧) 梭菌(厌氧) 鱼腥藻等为代表的固氮蓝藻 固氮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铁蛋白 铁钼蛋白 e + H+ ATP ADP+Pi N2 固氮酶 C2H2 NH3 C2H4 3、生物固氮过程 固氮酶的特点: 1)固氮酶由两种蛋白质构成 分别是铁蛋白和铁钼蛋白,只有两种蛋白质同时存在,固氮酶才具有固氮作用。 2)固氮酶具有底物多样性的特点 即N2→NH3,乙炔→乙烯 N2、e、H+、ATP和酶 生物固氮需要哪些条件? 生物固氮的反应式: N2 + e + H+ + ATP NH3 + ADP + Pi 固氮酶 N2 + 8e + 8H+ + C2H2+16ATP 2NH3 + C2H4+16ADP + 16Pi 固氮酶 大气中的N2 氮素化肥 NH3 NO3- NO3- 尿素及动植物遗体 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新开垦的农田和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选择与该种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进行拌种。 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5、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饲养家畜,再将家畜的粪便还田 豆科植物在农业生产上有何应用? 制作绿肥---直接耕埋或堆沤 如:田菁、苜蓿、紫云英等。 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合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这是解决非豆科粮食作物自行固氮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途径叫做固氮基因工程。 固氮基因工程: 6、生物固氮研究前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