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针课题-晋江市中医院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专案所属学科自然科学(
福 建 中 医 药 学
课 题 请 书
课 题 称:
课题 负责人:
所 在 单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
联 电 话:
起 止 年 限: 2014.7.1—2016.6.31
申 请 2014.06.01
福 建 中 医 药 学 处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而多发,据调查,在12~24岁的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85%,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其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影响美容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寻常性痤疮多发生在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多种表现形态,治疗目前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角化、抗皮脂腺分泌等多种方式的联合用药,有些类型有效,有些则难以奏效,且需至少3个月甚至半年的用药时间,尤其对于结节囊肿性痤疮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具有祛瘀除腐排脓、生肌敛疮,促使新肉化生、生长,愈合疮口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卓著,适应证广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火针对于痤疮各种类型皮损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于结节囊肿的治疗,更加显著。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一般认为火针由《灵枢?九针十二 原》中的大针发展而来,古代相沿均用比较粗长的金属针,针柄以竹木固定隔热,把针尖在灯上烧红,快速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治疗疾病[1]。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火针疗法的禁忌和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描述,共计10 余条。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第五》中正式提出了“火针”这一名称,宋《针灸资生经》开创了火针记载医案的先例,明《针灸聚英》从针具选材、加热方法、刺法、针刺深度、适应证等进行了深入论述,标志火针疗法走向成熟。
近年来,各医家对于火针疗法治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甚多,并取得一定成果。这对于规范火针治疗,传承和发展火针疗法具有积极意义。
1 火针治疗机制
1. 1 中医理论诠释火针有针的局部刺激和灸的温热刺激,它能促进气血运行,鼓舞正气。《素问?调经论》曰: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血运通畅,气机调和,则外能护卫肌表,内能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人体阴阳协调,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伤寒杂病论》称火针为烧针、温针,也是喻其有温热作用。同时火针能以热引热,小开其门,宣疏郁热火毒之邪外出。《针灸聚英》云“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 郭玉峰等[2]认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凡治法具有促进邪气外排的效果,均可视作“汗法”,火针治疗皮肤疾病也可视作一种汗法,正符合因势利导、汗而发之之法。耿志国[3]指出火针的治病机制如壮阳补虚、升阳举陷,疏通经气、宣肺定喘,助阳化气、消瘀散结等均源于火针的独到之处,将针温热刺激穴位或部位来增加人体阳气,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温通经脉及活血行气。
1. 2 现代实验研究李岩等[4]探讨火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制,观察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的作用,发现了火针具有损其有余兼顾其不足的作用,进而推断火针具有“损益兼用”、“补虚泻实”的双重功效。火针疗法是将针体在火焰上烧红后去刺激皮肤,在这种相当于临床上的Ⅰ ~ 浅Ⅱ度烧伤的热力刺激下,皮肤的表皮与真皮,甚至肌层都受到损害,也引起该部位附近的血管扩张。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血浆由血管壁内渗出,从而使机体的应激性增强。故火针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单纯的刺激皮肤,与皮肤的免疫作用也有关。吴峻等[5]指出火针烧红时,针身温度可达800 ℃以上,炽热的针体快速刺入粘连瘢痕病变组织,可使针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坏死。坏死组织引起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侵入,将变性的破坏物质吸收,再进行修复。陆卫卫等[6]指出火针疗法能提高慢性损伤软组织中锌、钙元素的含量,可激活多种酶的活性,提高了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损伤的修复。当皮肤受到损伤时,通过血液循环,人体就呈现出一般性的全身反应,出现如白细胞增高、血清中补体和凝集素等增加的现象。周震等[7]探讨火针对脊髓损伤( SCI) 模型大鼠Caspase - 3、IL - 1β 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SABC 法检测发现炎性细胞因子IL - 1β的表达和促凋亡因子Caspase - 3 在SCI 大鼠脊髓损伤后明显增加,经火针治疗后,其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张晓霞[8]观察了60 例患者在火针治疗前后静脉血中白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