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白鳍豚生存现状、原因及保护措施浅谈白鳍豚生存现状、原因及保护措施
浅谈白鳍豚生存现状、原因及保护措施
摘 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白鳍豚的数量、种群数和群体数都在减少,其活动地域也在不断地缩小。白鳍豚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至河口的江段以及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时候富春江和钱塘江中也有分布。后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富春江和钱塘江一带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关键词:白鳍豚 区域灭绝
白鳍豚,又名‘白旗’,属哺乳纲鲸目豚科,是世界上仅有的五种淡水豚类中的一种。白鳍豚的祖先在四、五千万年前曾生活在陆地上,后来因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迁居到水中。为了适应水生环境,其身体的各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仍然保持用肺呼吸的特征.每隔一两分钟就要到水而上换气。
白鳍豚的繁殖率很低,繁殖周期长。它每两年才生育一次,一胎通常只生一头。刚出生的小豚用没有长牙的嘴咬住母豚的前鳍,每隔几秒钟由母豚带出水而换一次气。两个星期以后小豚才开始尾随母豚活动,再过一个多月小豚能够独立生活,大约经过八、九年才发育成熟。
白鳍豚的形态结构原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白鳍豚喜欢在水流缓慢、流态稳定的大蓄能力。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原因,只要改变了河段内的水位,就会引起回水区的变化。若大回水区内底部富含有机质,白鳍豚则在其内作较长时间的栖息活动,若大回水区底部有机质为沙卵石代替,白鳍豚就会迁移。所以,白鳍豚的活动是随大回水区的这种变化而变化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白鳍豚的数量、种群数和群体数都在减少,其活动地域也在不断地缩小。白鳍豚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至河口的江段以及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时候富春江和钱塘江中也有分布。后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富春江和钱塘江一带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而在长江中下游河段与沿岸湖泊中,它们的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特别是随着长江水利工程和航运、采砂等生产活动的开展以及水体污染的加剧与有害渔具的使用,白鳍豚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查的结果,1980年白鳍豚总数为400头左右;1997年11月4至10日时,在全流域总共仅观测到白鳍豚21头;而到了2006年12月13日,为期38天的大规模寻找白鳍豚之旅在经过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后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
目前,中外科学家普遍认同四大原因导致了白鳍豚在20年的时间内几近消亡。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I乏。其次,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再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徊游路线。此外,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1.破碎化与局部灭绝的积累:
种群的灭绝类型分为局部灭绝和区域灭绝。局部灭绝指单个小种群的灭绝,局部灭绝
的最终结果便是整个大区域内全部小种群的灭绝,即区域灭绝。人类活动造成长江流域白鳍豚生境的破碎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局部灭绝的概率,并最终导致了白鳍豚濒于区域灭绝。
2.种群波动的同步化
数量波动异步化的种群,任一时刻都有一些种群处于数量增长状态。这些种群可以起到源种群的作用,为其它斑块提供定居者。这有助于防止其它需要接受定居者的衰落汇种群的灭绝而白鳍豚种群的数量波动已经基本同步化。所以,当环境条件变得不利时,对所有种群都同样不利,此时就不存在源种群,失去了定居者源.因此常导致一些种群灭绝。
3.种群的生存具有的欺骗性:
许多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近期变化很快,生活于其中的集合种群远未达到平衡态。甚至当前的斑块网络可能已经过于破碎,无法再支撑一个有活力的种群。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生境的丧失及破碎得到逆转,否则集合种群将很
快灭绝。自然保护学家曾错误地认为:保护物种现在所处的环境就足以保证物种长期存活。事实上,此时许多种群正处于不平衡中,按现有分布来看虽然还很常见,但正在向新平衡态(甚至是灭绝)靠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上个世纪人类未能足够重视白鳍豚的保护,才导致了今天白鳍豚数量的急剧下降。
4.迁地保护的失败:
迁地保护是指把某些单独或成群的生物个体从其自然生境中移出,然后放到圈养环境里对其进行繁育,或保存其遗传繁殖群。由于物种只有在自己的生境里得到维持,迁地保护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必须把对物种的再引入作为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此外,建立人工繁育项目的过程中不得不尽量捕捉自然界中残余的个体.从而增加了剩余种群的灭绝风险。 对白鳍豚进行的迁地保护便存在这些消极因素。首先,由于用肺呼吸容易被淹死,所以白鳍豚反应敏捷,因而也使人类捕捉其活体很困难。从1916年在洞庭湖里发现白鳍豚后,一直到1980年才在洞庭湖口用网活捉了两头,其中的“淇淇”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4头人工饲养的淡水豚之一。1986年3月一头名叫“珍珍”的雌豚曾与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节能技术新第三章.ppt
- 汽车维护与保养题库.doc
- 汽车驾驶技术与驾驶执照.ppt
- 汽车网站推广策划方案.doc
- 汽车底盘期中考试题.doc
- 沁园春 雪.ppt
- 汽车驾驶技术理论总结.doc
- 汽车货运管理系统.ppt
- 沁园春雪(ppt教案)吴.ppt
- 沙沟中心学校迎“国检”解说词.doc
- 华兴资本2025年产业AI应用热力报告21页.pdf
- HEADLINER-释放信任人工智能安全的蓝图.pdf
- 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2025全球人工智能AI的未来研究报告英文版23页.pdf
- 开放式创新SSbD和DPPs数字化以及对创新资产的有效和公平的共同创造和共享的追求PeterKlein博士.pdf
- 先进材料研发的挑战GerdLoehden.pdf
- 基于对生物降解性和数字工具的基本理解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设计AndreasKuenkel.pdf
- 欧盟的循环性重点关注钢铁行业JurgenTiedje.pdf
- 研报食品饮料行业啤酒旺季来临关注东鹏饮料上市-21051616页.pdf
- 促进欧盟与日本合作开发建筑先进材料TakafumiNoguchi.pdf
-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健康科学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pdf
最近下载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数学竞赛试题.doc VIP
- 四川监理员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课时1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英语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df
- 隐蔽验收工程台账.xls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上册浙教版《劳动》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考化学五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6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单一推断类(含解析).docx VIP
- 船舶焊接工艺船舶材料和焊接第五章.ppt VIP
- 少年君子教学课件.ppt VIP
-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