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乌 附子.ppt

四、临床应用 【性味功效】  生川乌:性热, 味辛,苦,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制川乌: 性味:性热, 味辛,苦,有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等。 用量:一般用制首乌,1.5-3g。宜先煎、久煎。 【性味功效】  附子: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 用量:3-15g。 * * 川乌 附子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求真、药用历史、基原鉴定、产地采制 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草乌 三、优劣问题:化学成分、传统评价、药典标准 四、临床应用: 1、传统应用:性味功效、配伍应用、经典处方 2、现代研究:药理作用、炮制研究、现代制剂、 五、复习题 教学重点: 1、川乌与附子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2、川乌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标准。 3、川乌和附子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特点。 二、真伪问题 川 乌 药材拉丁名:Radix Aconiti 英文名:Aconite Root, Common Monkshood Root, 附 子 药材拉丁名: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英文名:Prepared Daughter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药用历史 川乌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载有附子、乌头、天雄,被列为下品。 陶宏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叶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 《蜀本草》云:“似乌鸟头为乌头,两歧者为乌喙,细长乃至三四寸者为天雄, 根傍如芋散生者名附子,傍连生者名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 药用历史 李时珍谓:“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及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天雄、乌喙、侧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 乌头类生药,毒性较大,一般炮制后使用,应注意按照规定进行加工炮制;同时乌头属植物甚多,应注意与正品的鉴别。 川乌墨线图 【来源】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主根(母根), 附子为乌头侧根(子根)的加工品。 【基原鉴定】 1、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 地下块根常4~5个连生一起, 栽培品常留2个,母根瘦长圆形, 侧生子根肥短圆锥形。 2、叶掌状三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 3、总状花序顶生, 花蓝紫色,上萼片高盔状。 4、蓇葖果3~5个。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地】 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川乌采制】   生川乌: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母根和子根分开, 母根及较小的子根晒干后为川乌。 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即可。 【附子采制】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母根和子根分开, 母根及较小的子根晒干后为川乌; 较大的子根, 称为泥附子,进行下列加工:   1 盐附子: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附子采制】    2 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3 白附片: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磺熏后晒干。 【性状特点】 生川乌 1、不规则圆锥形,顶端常有茎痕,中部多向一侧膨大。 2、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落后的痕迹。 3、质坚实,断面类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 4、气微,味辛辣,麻舌。 制川乌 1、为不规则或三角形的片。 2、表面黑褐色和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坚脆,断面有光泽。 3、无臭,微有麻舌感。 盐附子: 1、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