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跨文化传播》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跨文化传播》教案

临沂大学传媒学院课程教案 一、课程名称:《跨文化传播》 二、课程总学时:32学时 三、课程性质:2011级新闻学本科专业选修 四、撰写人:杨中举 五、审核人:戴俊潭 六、任课老师:杨中举 七、学期安排: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八、上课地点:锐思1号楼205 九、上课时间:周四5-6节 第一部分:《跨文化传播》课程基本情况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课程名称:《跨文化传播》 二、课程总学时(32) 三、课程水平 本课程适用于2011级新闻学本科专业学生。 四、撰写人:杨中举 五、审核人:戴俊潭 六、课程介绍 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理解、合作与共存的可能与机制。与之相应,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目标就涉及到: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和分野的进程。 根据国际传播协会截至2008年3月的分类,传播学研究主要有18个学术分支:信息系统、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教育/发展传播、健康传播、传播哲学、传播与技术、流行传播、公共关系、女性与传播、传播法律与政策、语言与社会互动、图像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全球传播与社会变迁。 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国际传播协会还指出,这是一门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关注不同文化、国家和族群之间传播系统的差异,并与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国家发展研究等密切相关。 本课程在传媒学院各本科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施使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其专业素养,增加就业出口的竞争实力。 七、课程模式 讲座,研讨课和课内外作业相结合。 八、教学方法 各班级要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强化小组与师生互动性讨论。教材选用新、内容新、前沿理论性强,注重课程理论的跨学科特点;具体采取比较法、讨论法、调研法、案例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复杂的理论条理化、实践化,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传播历史、现实、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九、必读和选读材料 跨文化传播,萨默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爱门森,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跨文化传播 刘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2000 跨文化传播 : 中美新闻文化概要 高金萍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跨文化传播 ,萨默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 姜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跨文化传播探讨与研究 赵化勇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 跨文化传播新论 单波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5 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 莫滕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9 造桥者说: 跨文化传播研究 陈卞知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 林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09 十、设备 推荐使用电脑上网。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周(周三5-6节): 第一章 概论(什么是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定义与学科属性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历史脉络   二、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   第二节 文化与传播   一、文化的内涵、特征与要素   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文化的要素   二、传播的系统与功能   传播的系统   传播的功能   三、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建构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多学科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跨文化传播理论   三、面临的 “知识整合”与“本土化”    第二周(周三5-6节):符号学视角的研究 具体内容为第二章 语言与非语言符号   第一节 符号与符号学   一、符号与文化   二、符号学研究的思想基础   索绪尔的基础性贡献   皮尔斯的现代符号理论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   第二节 传播中的语言符号   一、语言与文化   语音   词汇/词义   语言规则   二、语言与传播   语言、传播与社会关系   语言多样性与语言霸权   第三节 交往中的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与人际交往   二、无声的身体语   表情   目光语   手势语   姿势语   辅助语   身体接触   三、人际之间的沉默   四、文化中的时间   过去取向、现在取向与未来取向   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   单向时间与多向时间   五、文化中的空间   人际空间   固定空间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