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精华.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广东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精华

文化生活大题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④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⑤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个人的成长;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成长;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⑥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⑦优秀文化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各地区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遵循文化共性与普遍规律,坚持个性; ★3.如何推动文化交流? ①寻找合适的途径和手段,积极拓展文化交流途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各地区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学习借鉴吸收各国文化优秀成果,促进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既要热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四课 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4.传统文化的影响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如果传统文化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发展中华文化; ③(创新)在继承与发展中推动文化创新,并注入时代精神。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教育 7.教育的作用 ①(文化作用)教育与经济相交融,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发展; ③(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④(K8)教育可以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⑤(基石)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⑥(K10)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8.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9.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传统、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吸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④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着眼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参与) ⑤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中华文化 10.中华文化的特点 ①源远流长;(文字、史书典籍-见证) ②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③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 1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