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往事雕版小镇.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邑往事雕版小镇

古邑往事——雕版小镇 【主持人一】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 在中国的江西省,自古以来有一个说法,叫做“临川才子金溪书”。临川才子,是说在江西省的临川这个地方,出了很多文坛巨匠,比如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晏几【jī】道、曾巩等人。“临川才子金溪书”,这“金溪书”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金溪书”中的墨韵书香,以及中国明清时期,在江西地区曾经热闹非凡的一座雕版小镇。 【解说词一】 在中国江西省的金溪县境内,一片片古色古香的村镇星罗棋布,这些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生动地勾勒出中国江西境内久负盛名的“临川文化圈”的轮廓。在所有这些古村镇中,有一个叫做“浒湾”的地方,显得十分特别。一座高高的牌楼伫立在小镇的入口外面,排楼上三个显眼的大字“书铺街”,似乎在向世人宣告,这里曾经是一个书香遍地的繁华所在。所谓“金溪书”,也曾经以这里为中心,影响着临川文化圈内无数的文人才子。 高高的牌楼后面,一条长廊把浒湾古镇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远处古老的庙宇和密密匝匝的民居,沉浸在一派寂静之中,等候人们的探寻。和大多数江南水乡里的村落一样,浒湾镇有着斑驳的青石板路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小镇的街道很窄,两旁是林立的房屋。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子大部分曾经是商铺,而不是简单的民居。很多大门上面都有匾额,有的清晰,有的已经模糊,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曾经的气派与辉煌。除了华丽的建筑和幽深的小巷,隐藏在这座小镇中的,还有中国明清时期曾经辉煌一时的雕版印刷生意。 2007年的一天,中国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上,一个名叫左新模【mó】的人,在翻修自家老宅的天井时,发现天井的木梁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摸上去像是几块小小的木板。左新模顺手把这几块黑乎乎的木板从房梁上拿下来,这才发现木板上都刻着字。左新模知道,这肯定是以前用来印书的雕版了。因为在浒湾这个地方,经常会发现这种用来印刷的雕版。雕版是中国古代印书的一种工具。古时候在平滑的木板上刻上字体凸出的阳文,这块板就是雕版,而印书时,只要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就能印出字迹。 左新模【mó】数了数自己手中的雕版,一共有12块之多。经过金溪县文物部门的鉴定,这12块雕版都是中国明清时期使用的木刻雕版。与此同时,金溪县文物部门在浒湾的另外两户居民家中,也发现了清朝时期的雕版。这已经是金溪县文物部门2004年以来,在浒湾这个地方收集到的第二批明清时期的雕版了。 走进浒湾镇,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大多数建筑,都脱离不了书的影子。在浒湾,有两条著名的“书铺街”——前书铺街和后书铺街。所谓书铺街,顾名思义,就是这条街上全都是跟书有关的小店铺,有刻书、印书和卖书的,还有各种与书相关的笔墨纸砚。前书铺街长240米,后书铺街长170米,两条街的宽度都是3米,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后书铺街街口的石拱门上,嵌有一块中国清朝道光年间的石匾,上面写着“藻丽嫏嬛”四个字。嫏嬛是中国神话中“玉帝藏书”的地方,这块匾额的意思是说,这里可以和玉皇大帝的图书馆相媲美,可见浒湾的书籍印刷业务,在当时的社会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坐落在后书铺街的余大文堂刻书房,在清朝时期的浒湾镇非常有名,刻书房的廊柱上至今仍保留着体现雕版印刷行业的对联:“雨粟【sù】以来多著述,结绳而后有文章”。浒湾余大文堂的创建者叫余钟祥,他最初创建余大文堂刻书房的故事,至今仍然为浒湾的人们津津乐道。 余钟祥是金溪人,家住离浒湾不远的竹桥村。有一年,余钟祥看到有很多贩卖灯芯草的人,他们辛辛苦苦贩来的灯芯草却少有人问津,灯芯草的价格被也压得很低。余钟祥觉得商贩们实在辛苦,便大量收购了这些灯芯草,拿回家囤积起来。一年之后,清朝的皇帝做法事,需要大量灯芯草来点灯,朝廷便在民间四处采购。余钟祥收购的灯芯草也在此时便被高价收购一空,余钟祥因此大赚了一笔。赚了钱的余钟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浒湾修建了这座专门经营刻版、印刷和贩卖书籍业务的余大文堂。 古老的木门里面,就是当年曾经热闹非凡的余大文堂。整栋宅子很大,分为前后两进,前面卖书,后面则是当年刻版和印刷的地方。和大多数书商不同,精明的余钟祥发现,倒卖书籍,不过是在中间赚个差价,但是如果自己刊刻书籍的话,利润就会增加很多。况且,书籍大都需要重复印刷,一块雕版会被反复利用多次。总体算起来,自己印书就比单纯贩卖书籍要划算得多了。于是,余大文堂被余钟祥办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他广泛收集各类雕版,又请专人来雕刻新版,就这样,余钟祥凭着自己高超的商业才能,在浒湾的余大文堂里,刊刻了许多书籍,并销往全国各地。 【主持人二】 自中国隋唐时期印刷术发明以来,中国出现了北京、扬州、杭州和福建的四堡乡这四大雕版印刷基地,我们可以看到,浒湾并没有出现在这四大印刷基地里。可是,到了明朝以后,浒湾在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