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doc

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

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 ——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 * 许 檀 内容提要:周口是清代河南著名商镇之一。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收集的一批 商人会馆碑刻资料,对清代周口商业的发展脉络、流通概况分别进行了 考察,并尝试对其商业规模进行估算。考察显示,周口的兴起约在康熙 年间,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成为河南东部与江南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枢 纽。其时,山陕、安徽、江西、湖广、福建等各地商人在周口建有会馆 10余座。道光年间全镇商人商号数量至少超过千家,年经营额估计可达 500万 - 600万两。 关键词: 周口 会馆 抽厘 经营额 由于资料的匮乏,古代商业城镇研究中商业规模的估算十分困难。而对中等商业城镇 的研究,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这些城镇一则非国家税关之所在,无税收档案可资查阅;二则非通都大邑之所在,地方文献(如府志、州县志等)大多语焉不详,很少能有较为具体翔实的记载。不过,明清两代各省商人大多会在经商地点建立会馆,这些会馆的创建、增修都是由各帮商人集资而成,并多镌诸贞珉以冀永久。从而为我们保留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商业资料。笔者从1991年开始,陆续对山东、河南、江西等数省的几十个县、市的商人会馆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一批清代商人会馆的碑刻资料。本文主要利用在周口调查时收集的部分碑刻, 并参考相关的方志、档案资料,对清代河南商业重镇周口进行个案考察。 (一) 周口(今周口市)是清代河南著名商业城镇之一,位于河南省东部。明代属开封府商水县,清代属陈州府,为商水、淮宁(今淮阳县)、西华三县所分辖。贾鲁河自西北而来与沙河、颍河在此交汇,穿镇而过,形成三岔河口。沙河以南属商水,沙河以北属淮宁,贾鲁河以西则属西华县所辖。 周口,又名周家口,明代称周家店。明末,周口已是从江淮至开封水路交通线上商船停泊的一个码头。隆庆年间刊行的商书《天下水陆路程》从淮安至开封的水路路程中记有“周 家店”,这条水路由淮安经洪泽湖入淮河 → 经凤阳府、寿州至正阳关纳税后入颍河 → 溯颍河西北行,经颖上、阜阳、太和等县入河南界 → 再130里至周家店 → 从周家店转贾鲁河北上45里抵西华县城 →再北行160里至朱仙镇 → 在朱仙镇起车,陆路40里至开封。 不过,此时的周口还只是个小码头。 周口的兴起约在清康熙年间,周口的南、北两座山陕会馆都是康熙中叶创建的。据顺治《商水县志》记载:“周家口,在沙河南岸,明代居民不过百家”;永宁集,位于沙河北岸“东西五里,南北二里,商贾辐辏,称巨镇云”。 此时的周家口和永宁集还是两个各自独立的集市。康熙《陈州志》“乡村集镇”条将周家口列为“新兴”集市,而不载永宁集, 估计此时周口的发展势头已超过永宁集。 雍正十一年陈州知州董起盛奏请将陈州升府,其陈述的理由为:“陈州幅员辽阔,绵亘数百里,界连八邑,犬牙相错,河通淮泗,路达江楚。更有所属周家口一带地方,水陆交冲,五方杂处。一切刑名钱谷、稽查保甲,各处验勘难以悉举,事本繁多。” 此项奏报很快获得批准,雍正十二年升陈州为府,并添设粮捕水利通判“驻扎周家口”,以加强管理。 到乾隆年间,沙河南岸的周家口与北岸的永宁集已经完全连成一体。 乾隆《商水县志》记载:周家口集“旧在沙河南岸,仅有子午街一道,居民数家。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聚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连接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北通燕赵,南接楚越,西连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 嘉道年间,周口镇内商船停靠的码头埠口计有上齐埠口、下齐埠口、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王家埠口等六个。 从里社建制的变化中,我们也可看到周口的发展轨迹。康熙年间商水县所设“二十四地方”中有“永宁集地方”,而周家口尚无独立的编制。乾隆初年新增设七个“地方”,周家口是其中之一,所辖居民1919户;加上“永宁集地方”所辖1132户,共计3051户; 以户均5人计算,人口为1.5万。 据民国年间的统计,周口沙河南岸有4219户,20385口;沙河北岸1874户,9301口;二者合计共6093户,29686口。 不过此时的周口已是“连年生意冷落异常”,商业人口大多迁至周口以西京汉铁路线上的漯河, 人口数量比繁荣时期大大减少了。我们估计,周口最盛时全镇人口至少可达四五万,每年的流动人口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 乾隆 - 道光年间是周口商业最繁盛的时期,这从商人会馆频繁而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可明显反映出来。其时,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湖广、福建等省商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