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导学1] 报刊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感叹道:“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 材料三 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报刊对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提示:报刊介绍西方文明,促进中国思想解放;报刊能够制造舆论,推动革命;报刊具有商业功能,同时还可以传播知识,开阔眼界。 [导学2] 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三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提示:材料一表明从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材料二表明中外交流中,传统思想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材料三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导学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他们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洋帽洋衣洋式样,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大公报》1903年4月 材料二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材料三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问题: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极端的崇洋思想倾向,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的丧葬礼仪由繁琐和铺张向简约文明转变的趋势。材料三表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近代的西方文明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 1.原因。 (1)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政府的推动。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精髓,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 3.特点。 (1)从地域看,受列强侵略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在各个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入中国,具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同在、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并融合渗透着。 (3)从水平看,断发易服较为迅速和彻底;“天足”运动起步早、进展慢;沿海地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较快,农村由于封闭落后而大多延续着传统习俗。 (4)从动力看,社会习俗的变迁与同时代的社会运动息息相关,一部分社会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西方先进、文明的社会生活风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