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流层臭氧及其减少的理论解释
平流层臭氧及其减少的理论解释
严绍玮
(大学环境学院03级4班,北100871)
1786年,Van Marum首次提出臭氧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于自然界中,1839年C.F.Schonbein用希腊文ozone(发臭味的气体)对其命名。大气层中的臭氧因为能吸收全部的波长介于200-280nm的太阳紫外辐射UV-C和绝大部分的波长介于280-315nm范围的UV-B(UV-C能杀死地球上一切生灵,UV-B能杀死或严重损伤地球生灵),而仅使对人类有益的UV-A(波长介于 315-400nm)到达地面,使人类免受有害太阳辐射的侵害,因而被称作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吸收的UV-B是平流层增温的重要来源,它使得平流层温度稳定地随高度上升而增高。同时它又能放出红外辐射使大气层冷却,因而在地球大气层温度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臭氧在大气层中的分布
大气中臭氧在全球分布主要与地理位置和季节有关。总体而言,极大值在地球的两极地区,极小值在赤道地区。就季节变化而言,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最大值一般在春季,而最低值出现在秋季,但在低纬度地区,最大值和最小值有时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在南半球,臭氧最大值出现在9-11月份,极值中心出现在南纬50°-60°左右;在北半球,臭氧在春季3-5月的最大值基本覆盖在极区上空。大气中臭氧随高度的变化就平均状态而言,对流层中臭氧浓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进入平流层,臭氧浓度开始时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然后是随高度上升而减小。
大气层中臭氧的分布不是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各个高度层上的,而是相对聚集形成一个臭氧层。12-50km范围的大气臭氧层内集中了大气臭氧含量的90%,而其中15-30km范围上又集中了臭氧总量的75%。这种分布特征是由臭氧生成和破坏的化学平衡决定的,可以用方程式解释(M是为平衡能量而引入的第三量):
O2+hv→O+O+5.115eV (1)
O+O2+M→O3+M (2)
O3+HO→O+O2 (3)
氧原子的存在状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氧气吸收一定波长太阳辐射后分解形成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分子再结合成为臭氧分子,同时臭氧分子也因为吸收太阳辐射而分解。净反应O+O3→2O2 研究表明,这种发生在大气高层的臭氧的形成和破坏过程与那个高度的大气压力,温度以及氧气分子浓度,太阳辐射强度等有密切关系。低层大气中,较弱的太阳辐射无法使氧分子分解成大量氧原子,在较高层大气,氧分子浓度很小,也不能形成足够多的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分子。这就是导致20-25km范围内出现臭氧最大浓度的原因。
1.3 臭氧耗减及臭氧洞的发现
从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从世界各地地面观察站对大气臭氧总量的观测记录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两极地区尤其是南极地区上空臭氧的耗损特别严重,出现了“臭氧洞”。所谓臭氧洞,是指地面上空大气臭氧季节性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WMO将臭氧洞顶一位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DU(Dobson units)(1DU=10-3cm),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空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南极上空臭氧洞面积不断扩大,爆发时间不断提前,持续时间持续增加。1996年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几乎全部被破坏。1998年臭氧空洞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臭氧空洞发现以来的最长纪录。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情况仍然在不断恶化中,进一步研究和观测还发现,在北极上空和其他中纬度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耗减现象。2000年3月,希腊萨洛尼卡大学发表报告称,欧洲上空的平均臭氧含量比1976年以前的水平低了15%。
1.4 臭氧减少引起的严重后果
臭氧减少将使进入大气层中的有害太阳辐射显著增多,引起严重后果。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降低,引发肺结核,麻风病,黑热病等疾病的蔓延。有报告称,臭氧减少甚至会增加AIDS的发病率。进入大气层的过多的太阳辐射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导致白内瘴等眼部疾病的发生。有害的紫外辐射将对人的皮肤造成损害,使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另外,臭氧减少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不良影响,对有机材料造成损害。
2 臭氧减少的理论解释
臭氧一经发现,立即引起了科学界和整个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臭氧耗减的地域性,季节性以及规模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成为臭氧洞发现以后的科学热点。对其成因的解释,目前有三种理论占据主流地位,即臭氧耗减的化学理论,臭氧耗减的太阳活动理论,臭氧耗减的动力学理论,另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双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第十九周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doc
-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doc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第十六周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doc
- (全)近几年科大讯飞软件笔试题目.doc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培优练习(一)生物试卷 含答案.doc
-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doc
- (以全面管理为例)沙盘模拟演练课程说明.doc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培优练习(三)生物试卷 含答案.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最近下载
- 2023年海南师范大学公共课《C语言》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广告设计、制作、配送、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docx
- QC∕T 1184-202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pdf
- 党委书记在2025年省属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VIP
- 学堂在线行云流水——工科的中文写作(清华)章节作业答案.docx
- 风景园林英文参考文献(2019-2020年精选文献).pdf
- 2024年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VIP
- 2024年海南省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 VIP
- 电力行业系统 解决方案 【智慧】火电厂综合安防 解决方案.pdf VIP
- 外研版高一英语必修三 Unit 1 Knowing me, knowing you (1) .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