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_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念: 优秀工匠 上等原料 不计成本 产品精美 2.历史悠久: 夏商周: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西汉:官办 专营; 3.地位:世界领先 夏商周 青铜铸造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西汉:煮盐 冶铁 铸钱 4.官营手工业代表之一:冶炼业 1】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晚期:冶铜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 西周晚期:铁器 西汉:高炉 炒钢 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 南北朝:灌钢法 2】地位:16世纪前 领先 3】作用:提高了生产力 原始社会:冶铜 冶铜术的兴起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古代文献有不少关于禹铸九鼎的传说,从近年来考古发掘看,夏代已能熔铸青铜。居住在今河南濮阳的昆吾族,就是以制陶、铸铜著称。 夏商周 青铜器: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 司母戊鼎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夏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堪称国宝。 西周晚期:铁器 铜柄铁剑-在春秋早期,中国已经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tongbingtiejian... 虢国一号墓所出的铜柄铁剑一样,都被证明...在西周初期的车战组合中,剑的地位并不重要.. 1990年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发现拉一柄西周时的铜柄铁剑,经鉴定确认为人工冶铁制品,这就把我国用铁的历史提前到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 西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 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 、炉缸5部分 。 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东汉:水力鼓风冶铁 水排,也称水力鼓风机,是用卧式或立式水轮带动皮囊或木扇鼓风的机械装置。 它由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创制。 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 。 南北朝:灌钢法 灌钢法,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先进炼钢工艺。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 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 4、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有人称之为原始青瓷,是相对于成熟期瓷器而言的。 它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 原始瓷器和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相比,有坚硬耐用,器表有釉不易污染及美观等优点。 东汉:青瓷 中国东汉时烧成的青瓷器。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耳杯、钵、洗、壶、盆、钟、瓿、罍、坛、斗、唾盂、砚、五联罐等。碗类基本上有两种造型: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成半球形;另一种口缘微内敛,上腹微鼓起,下腹内收,平底。盘类多为宽体平底盘和作耳杯的托盘。壶,口作浅盘形。 北朝:白瓷 中国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各朝(420~581)烧制的青、白瓷器。北朝瓷器约始于北魏中晚期。其窑址规模大,作坊密集,生产持续时间长。发现的窑址有河北临城陈刘庄、内丘城郊等地。北朝的白瓷收藏价值较高,这在业内已是众所周知。在历史上,白瓷的发明是北朝制瓷工艺的一大成就。白瓷胎釉均为白色,便于在上面装饰。 唐朝瓷器:南青北白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1905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 宋朝:五大名窑 姓名:中国五大名窑 简介:宋代五大名窑 分别为: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