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应链围城“大象”与“蚂蚁”之舞(p8)
供应链围城?“大象”与“蚂蚁”之舞
一方面是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代表的跨国零售巨头们对全球供应链垄断式的控制,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企业在“残酷的廉价”下不得不为的血汗挣扎,这“大象”与“蚂蚁”共舞的局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价值链条?
一方面是外资零售企业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在中国跑马圈地,一方面是本土流通企业劣势之下的反击与呼喊,“内外平等”已经成为共识,国家重点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在全球供应链上,“中国制造”胜算几何?
“蚂蚁工厂”生存之道:一个帽子只赚一分钱
在上海商学院连锁系主任吴建国看来,位于浙江宁波的金伦彩塑加工厂(下称“金伦厂”),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作坊”,但是它却是全球最大超市沃尔玛的供货商。
在用几间民房改装的车间里,李老板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他的40多个工人,把微小的塑料颗粒加入注塑机,再经过压模机,最终做出时尚的无顶太阳帽。这个开足马力的作坊,一天可以生产出20万个太阳帽,它们经过贸易商的中转后,将全部挂进沃尔玛的卖场里。
李老板知道,自己这个看起来工序简单的太阳帽,一旦挂进“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在欧美的超市里,身价将几倍甚至10倍以上飙升,但是他的定位却是一个帽子只赚一分钱,这是他能跟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做成生意的关键。
离此几百公里外,绍兴县倒数第二贫困的富盛镇上,一片机杼声里隐藏着另一个沃尔玛的供应商——金洲棉麻印染有限公司(下称“金洲公司”),这里有100多个工人在给沃尔玛做布。
说起沃尔玛,金洲公司销售人员章亮的印象并不好:“沃尔玛的价格最低,比中东都低,比国内的价格都低。”金洲公司给其他客户做,一般利润率可以达到10%~15%,但是给沃尔玛做的毛利率只有5%,纯利润率就更低,因此大头都给沃尔玛赚去了。
按照熟悉情况的新纪元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德铭的介绍,具体的价格情况是这样:金洲公司把布供应给香港的贸易公司,价格一般每米在11~12元人民币,香港公司把布转到泰国一家服装厂委托加工,再把成衣(如衬衫)以3美元(约25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卖给沃尔玛,沃尔玛挂到美国商店售卖的价格却可以一下子上涨到30美元(约合240多元人民币)甚至以上。
抱怨归抱怨,金洲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卷走工厂30%产量的最大客户,这间接的供货关系已经维持了3年。说到底,是金洲公司依然还觉得有利可图,按照公司常务副总金国梁介绍的近2000万美元年产值计算,沃尔玛一年所采购的600万美元毛利虽薄,但算来也有30万美元,对于一个百人小厂,这样的赚头并非可有可无。
金洲公司只是一个代表,据长年关注沃尔玛的商业专家吴建国估计,在中国,类似的大大小小的沃尔玛供货商至少有5万个以上,它们有的大如格兰仕、格力或蒙牛,小如金伦厂或金洲公司,就是它们,扛起了沃尔玛高达150亿美元的中国超级采购定单。
按照沃尔玛中国采购每年20%的增速,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既定的惯性下,2004年沃尔玛将在中国实现采购180亿美元,30亿美元的新增定单意味着又有1万个左右中国工厂将被纳入沃尔玛采购的麾下。
沃尔玛们的贪婪长鼻:如何深入到最廉价的地方去
沃尔玛也只是一个表现最突出的代表,在它身边和身后,一溜儿站着的还有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IBM、通用电气等等,这是一个“大象的俱乐部”,它们贪婪而寻觅的眼光都落在那些中国蚂蚁工厂身上:
去年家乐福采购30亿美元,麦德龙采购30亿美元,塔斯科(Tesco)采购20亿美元,翠丰集团采购15亿美元,伊藤忠商社采购15亿美元,等等;除了跨国零售商,还有工业原材料采购商:IBM采购50亿美元,通用电气采购30亿美元,SONY采购30亿美元,等等。
算算看,光上面列出的巨头们一年就在中国拿走了370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数据,2003年我国实现出口4383.7亿美元。吴建国依据前两年经验得出其中的15%是通过跨国采购走的,也就是去年跨国采购的完整数字预计可以达到657亿美元,如果按照上述沃尔玛的推算标准,这657亿美元背后就是20万个中国工厂,扣除重复因素,少说也有15万个左右。
这10多万个工厂,分布在中国的角角落落,但是沃尔玛们找到了它们,因为它们散发出的是最能令沃尔玛们怦然心跳的“廉价”气味。沃尔玛们“千辛万苦”找到它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
2001年,沃尔玛在深圳设立全球采办,首个宣布实现打破固有的“生产加工厂—中国代理—外国代理—零售终端”模式,实现了一步到位的“零售终端—生产加工厂”模式。“这种跳过中间中外贸易代理商,直接到工厂拿货的模式,减少了中间成本,同时使存货大量下降,从而实现降低终端价的目的。”吴建国分析。
随后,家乐福、麦德龙、翠丰等零售商迅速跟进,在深圳建立跨国采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