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实《标准(2011年版)的行动策略.ppt
裸学裸思,深度参与 不粉饰、不矫情、不夸张 过程性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状况提出来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即充分暴露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暴露公式和法则的推导过程,充分暴露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充分暴露规律的发现过程,充分暴露知识结构建立、推广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将教材安排的意图,自己处理问题的想法表现出来,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与思维方法的借鉴; 学生将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曝光,便于教师及时的反馈评价与针对性的纠错。 数学家莱布尼兹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发明的源泉更重要的了。就我看来,它比发明本身更有趣。”在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尤其是在解题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还原想出解法的全部思维过程,让他觉得想出这道题的解法并不是如变魔术一般的神秘,而是在很自然的逻辑思维下就能实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17.四基扎实,后劲充足 “前言”部分可以视为整个《标准》的“总纲”。 它界定了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17.四基扎实,后劲充足 《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目标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明确提出“四基”,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标准》的“双基”已经变为“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双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 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在论及创新能力时指出:“创新能力依赖于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 史宁中教授观点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双基”的问题上,我们基本上做到了80%左右;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完成了50%,演绎推理基本做到了,但是缺少归纳推理;而在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没有做。 我国数学教育家刘景昆在总结毕生的教学经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难学的概念,往往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 “悟”总是建立在经验的积累基础之上的。 数学活动经验是教师没有办法“教”给学生的,必须由学生通过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获得,在“做”中积累起来。 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人的终身持续发展比喻为一辆始终在行驶的汽车的话,那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犹如汽车的轮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犹如汽车的发动机。轮胎坚实固然很重要,但发动机才是汽车又好又快行驶的强大动力。 教育,不能只重视“加固轮胎”,更应当不断“改进发动机”。 教师的个人品质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属性。热情的、有爱心、有耐心的教师比那些看起来冷漠、无情、烦躁的教师教学效果会更好。 18.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袁贵仁部长在一次讲话中曾经这样说:看一位教师是不是优秀,不仅看教书,更要看育人;不仅看言传,更要看身教;不仅看教学成果,更要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 “情感态度”的课程目标与“育人”密切相关,按照《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的表述,它可以包括“引起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科学态度”四个方面。 人生有五大幸事: 1.出生后遇到一对好父母 2.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 3.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 4.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伴侣 5.晚年时遇到一个好子女 有人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一种是医生。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与心灵。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 19.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现在有些作秀的“公开课”是“可看、好看”,但“不可学、不可用”,是虚假的“塑料花”,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有机”的,“绿色”的,“原生态”的。 所谓“有机的课堂”,就是我们的课堂没有教师过多的“设计”,没有教师过多的“牵引”,没有过度的“包装”,没有学习过程的“污染”,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所谓“绿色”课堂就是本色、真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没有学习过程泛化,没有学习主体错位,它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所谓“原生态”课堂,就是能够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听到学生真实的表达,暴露学生应有的错误,看到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过程。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副高个人专业技术总结.pptx
- GB 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ocx
-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正高级)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副高级)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VIP
- 北海市-魅力北海,向海而生PPT模板.pptx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正高级)新考纲试题集精析.docx VIP
-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病媒生物控制技术(096)(副高级)知识点必刷题详解.docx VIP
- 2024年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真题.docx VIP
- 副食品供货配送项目投标方案(3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