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考试月考试题(四)(扫描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1.(3分)D 【解析】“文本细读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观态度”错。原文“批评家在讲述的过程中就把他的学养、见解包含在其中了,通过他的讲述而呈现出来”可知“主观态度”是通过作品的讲述而自然体现出来,而非不应该有。
2.(3分)A 【解析】“批评家如果能把握好作品的内涵,就可以把文学作品通过解读提升到作家所达不到的境界”错。原文“批评家对作品把握的深度如果超过了作家本人”。
3.(3分)B 【解析】“要相信作家所写的作品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小说文本”错。原文“从理论上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可能有一个写得最好、尽善尽美的标准。文本细读就是要像真的一样,相信这个作品的背后应该有这样一个艺术真实,它代表了文本应该达到的完美无缺的境界。”原文是说理论上可能存在一个“尽善尽美”的标准,并且相信的是作品背后应该有这样一个艺术真实,而非说作品本身即是“尽善尽美”。
4.(3分)B 【解析】“它让樊锦诗走到了众人的对立面,被大家孤立,她很孤独”理解有误。“数字敦煌”概念的提出,是史无前例的,没人理解樊锦诗,没人理解“数字敦煌”,她很孤独。
5.(4分)①敦煌遗产保护翻开新篇章,走上科学保护之路。洞窟、壁画等与洞窟有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案,能够作为资料永久保存。同时便于演示。游客在观看洞窟球幕电影后,再进洞实地观摩,会减少在洞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洞窟的保护;
②有利于敦煌材料的汇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物、文献、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化处理,便于汇集;
③有利于增强人们自觉保护莫高窟的意识。“数字敦煌”,让更多的人走近(进)了敦煌,更好地感知敦煌的历史和美感,进而热爱并自觉保护敦煌文化艺术。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6.(5分)①坚守沙漠,执着奉献:大学毕业就到敦煌工作50多年,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奉献一生,作出巨大贡献;②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敢想愿做:樊锦诗如敦煌的女儿般,担当责任,尽心尽力爱护守护着敦煌,为更好保护利用敦煌想办法,大胆提出“数字敦煌”并努力去做;③以身作则,开拓进取: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带领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成果,让敦煌研究院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改写“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7.(4分)A(2分) E(2分)
【解析】B项,“经留学生的诉说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来说是艰难痛苦、得不偿失的”与文意不符。C项,对借蒲公英表达的青春的特点理解有误;“表达了如果不趁年轻时漂泊,青春就会老去的思想”属牵强附会。D项,“只有远方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说法有误。
8.(4分)①年轻人能承受漂泊的代价,也有漂泊的勇气,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②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使内心强大;③漂泊能丰富人生经验,增加美好的回忆;漂泊能丰富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6分)最后一段中作者引用泰戈尔的诗句,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只要抛弃急功近利的物质营谋,只要肯切实行动起来,出去远航,追求美好理想,就可以拥有泰戈尔诗中那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的思想;(2分)借助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使文章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使年轻人的漂泊增添了浪漫色彩;(2分)并且,最后一段收束全文,揭示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升华了漂泊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主题。所以,该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2分)
10.(3分)C 【解析】燕王从发兵以来,攻打真定两天没有攻下来,就马上放弃离开。唯独认为得到济南,就可以截断南北相通的道路,就可以在此划定疆界驻守,金陵也就不难图谋了。
11.(3分)B 【解析】庙号也有褒贬之意。
12.(3分)B 【解析】根据原文,李景隆是单骑逃往德州。
13.(10分)翻译:
(1)(5分)铁铉在城墙上埋伏下精兵,等燕王进城后,就放下铁闸攻击他。(“伏”“候”“下”每译出一处给1分,“伏壮士城上”译出状语后置句式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
(2)(5分)从燕兵进犯开始,在中原南北每天都要挑起战事,但是惠帝的军队取得的大捷,没有像东昌之战那样重大。(“犯顺”(叛乱)“干戈”“克捷”每译出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14.(5分)C(2分) E(3分)
【解析】C项颔联所写并非乐景,应是哀景衬哀情。E项“多写历史人事,且用典,故抒情直白、思想沉重”表述有误。
15.(6分)诗人身处他乡,因思念家乡而内心倍感凄凉;(2分)登上江城,所见暮秋之景萧索凄凉,又感凄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大理州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一次统测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 云南省昆明市2016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试题.doc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综合测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doc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综合测试试题(扫描版).doc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综合测试试题(扫描版).doc
-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扫描版).doc
-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扫描版).doc
-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二)(扫描版).doc
-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二)(扫描版).doc
- 云南省名族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三)(扫描版).doc
最近下载
- 规范汉字书写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pptx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30“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题库.doc VIP
- 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精练).docx VIP
- 2018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职组理论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试题.doc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教师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座PPT模板.pptx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项(学生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全频带阻塞干扰刘慈欣小说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作子女生命的教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