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微生物的种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微生物的种类

第四章微生物的種類 原核細胞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核質、核醣體、顆粒體、 內生胞子、質體 4.其他構造:莢膜、鞭毛、線毛 質體(plasmid) 質體是細菌本身除了核區DNA以外的遺傳物質,只不過所含的遺傳訊息很少,大概只有5-100個基因。雖然質體是染色體以外的遺傳物質,細菌仍會依其上面的基因來生產蛋白質,也會遺傳下一代,利用性線毛還能把質體傳遞到其他細菌體內。 質體與細菌原本的結構與功能並不相關,卻可以賦予細菌特殊功能,如果質體上含有抗生素的基因,細菌並不會受到某種抗生素的迫害;若含有分解某種物質的基因,細菌便多了分解該養分的能力。 微生物的生殖方式 二分裂法 出芽生殖:酵母菌 斷片生殖:放射線菌(Nocardia)、絲狀藍綠細菌、黴菌 生成分生孢子:黴菌、蕈類、放射線菌(Streptomyces) 細菌主要種類 勃吉氏手冊 1923第一版勃吉氏細菌學鑑定手冊 1984勃吉氏系統細菌學手冊 分類依據:細菌的rRNA、DNA (一)好氧G-桿菌及球菌 假單胞菌屬 膠囊桿菌屬 根瘤菌屬 甲烷氧化菌屬 Homework 何謂生物膜? 何謂共代謝? 比較甲烷生成菌與甲烷氧化菌之差異? 分類位置 細胞型態 對氧氣的需求 碳源 (二)兼性G-桿菌 大腸菌屬 沙門氏菌屬 志賀氏菌屬(原蟲型痢疾:阿米巴原蟲 細菌型痢疾:志賀氏菌) 弧菌屬 (三)硫酸鹽還原菌 (四) G+球菌: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 (五)產胞G+:芽胞桿菌屬、梭狀芽胞桿菌 屬 肉毒桿菌毒素: 為肉毒桿菌所產生的神經毒素,毒性為眼鏡蛇的600萬倍,曾被用為生化武器。適量的施打肉毒桿菌毒素,可用來治療神經過於活躍的腦性麻痺、痙攣等疾病。亦可用於除紋、除皺。 (六)放線菌屬-Actinomycete 菌落呈放射狀而得名 G+ 原核細胞 細胞成絲狀,分支生長形成菌絲體。 繁殖方式:斷片生長、分生胞子。 似黴菌的細菌。 有些菌種會生成抗生素 較具代表性的菌屬: 土壤絲菌屬(Norcardia) 鏈黴菌屬(Streptomyces) 微單胞菌屬(Micromonnspora) 放線菌屬(Actinomycetes) (七)光合成細菌 藍綠細菌-Cyanobacteria : 光合成自營菌 好氧 G- 優養化水體之藻華:魚腥藻(Anabaena)、顫藻(Oscillatoria)、微囊藻(Microcystis) 無氧光合成細菌:紫色細菌、綠色細菌 藻毒 台灣地區主要水庫優養化嚴重 1/3-3/4(7-14/20座)水庫屬於優養化 藍綠細菌問題嚴重 藍綠藻常是水體中主要藻類 包含幾種具毒素藻種,如微囊藻(Microcystis sp.)等。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8年訂立飲用水建議值 藻類毒素(Microcystin-LR)不得超過 1 μg/L。 文獻回顧 1878年,世界第一份正式的飲用水藻毒科學報告,澳洲南部牛、羊、及豬因為飲用含藻華的湖水,在數小時內死亡 1993與1996年,巴西分別發生了88人與60人因使用藻毒的水而死亡的案例(Pouria et al., 1998)。 Microcystis and Microcystins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最常見之藍綠細菌毒素 微囊藻、顫藻、魚腥藻等之產物 環多胜肽(Cyclic Polypeptides)的一種 共有60(80)餘種不同形式,以LR型最常見 澳洲飲用水指引指出,銅綠微囊藻(M. aeruginosa)毒性當量約為0.2 pg-M-LR(TE)/cell What are 2-MIB and geosmin? 2-MIB and geosmin are the major earthy/musty-odor compounds tans-1,10-dimethyl-trans-9-decalol 2-methylisoborneol Both are bicyclic terpenoid compounds. Introduction (2) The responsible microorganisms producing 2-MIB and/or geosmin Actinomycetes and filament cyanobacteria are the possible odor producers of musty-earthy odors. (八)化學自營菌 碳源:CO2 能源:無機物 大多G- 好氧 典型菌種 硝化菌:亞硝酸菌、硝酸菌 硫細菌(硫氧化菌) 鐵及錳細菌 (九)外鞘細菌 污泥發生鬆化時常見的絲狀細菌 污水處理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