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学
第六章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一.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二.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因素 三.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四.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 五、食物中毒 一、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1.通过土壤污染 2.通过水污染 3.通过空气污染 4.通过人及动物污染 5.通过用具及杂物污染 6.通过机械加工设备污染 7.通过包装材料污染 二、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1.食品的pH值 2.食品的水分 3. 温度 4.气体 5.渗透压 1.食品的pH值 表1 不同食品原料的pH值 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酸性食品与非酸性食品:pH值在4.5以上者为非酸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大多数蔬菜); 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食品(水果和少数蔬菜)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pH值的关系:非酸性食品适宜细菌生长;酸性食品中,酵菌、霉菌和少数耐酸细菌(如大肠菌群)可生长。 微生物分解食品营养成分可使食品pH值变化:糖类物质被分解时pH值下降,蛋白质被分解时pH值上升 2.食品水分 (1)水分活性值(Aw)的概念 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气压与在相同温度小纯水蒸汽压之比值,食品的Aw值范围为:0≦ Aw≦1 (2)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Aw值 (3)食品Aw值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大部分新鲜食品Aw值在0.95-1.00; 许多腌肉制品(保藏期1-2天)Aw值在0.87-0.95,这一Aw值范围的食品可满足一般细菌的生长,其下限可满足酵母菌的生长; 盐分和糖分很高的食品(保藏期1-2个周)Aw值在0.75-0.87,可满足霉菌和少数嗜盐细菌的生长; 干制品(保藏期1-2个月)Aw值在0.60-0.75,可满足耐渗透压酵母和干性霉菌的生长;奶粉Aw值为0.20、蛋粉Aw值为0.40,微生物几乎不能生长(理论上可无限期保藏) 3.温度: 低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高温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 4.氧气: 食品环境中氧气含量与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类型;新鲜食品原料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与其它气体的关系(CO2、O3等) 6.渗透压 高浓度的盐或糖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不同的微生物对高渗透压的耐性不同。 耐高渗微生物主要有:高度嗜盐细菌(盐杆菌属、小球菌属)、中等嗜盐细菌(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等)、低等嗜盐细菌(黄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耐糖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耐高糖酵母(蜂蜜酵母、鲁氏酵母等)、耐高渗的霉菌(青霉属、曲霉属等) 三、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受外界有害因素污染后其理化性质变化,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使食品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 (一)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 1.鲜牛乳中的微生物及其腐败变质 2.奶粉中的微生物 1.鲜牛乳中的微生物及其腐败变质 牛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 鲜乳中微生物的变化 奶粉中的微生物 (1)牛乳中微生物的来源 1)乳房内的微生物污染: 牛乳中会出现乳房炎病原菌,如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杆菌、埃希氏杆菌、牛型结核杆菌、牛布氏杆菌。 2)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空气、饲料、挤奶用具、容器、动物、人 (2)鲜乳变质时的微生物变化 抑菌期: 乳酸链球菌: 乳酸杆菌期: 真菌期: 胨化细菌期: (3) 奶粉中的微生物 奶粉中微生物的来源: A 原料奶的消毒不彻底 B 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二) 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 罐藏食品腐败的类型 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腐败变质罐头的微生物分析 1.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 化学因素:如罐头容器的马口铁与内容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氢膨胀(主要发生于中酸性罐头) 物理因素:如温度过高或排气不良,造成的金属容器腐蚀穿孔。 微生物因素 罐内残留的微生物 (多是产芽孢的耐热微生物) 漏罐后的微生物再次污染 2.罐藏食品腐败的类型 平酸腐败 变质的罐头外观正常,内容物由于细菌的活动变质,呈轻、重不同的酸味,导致平盖酸败的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平酸菌。 引起罐头平盖酸败的典型菌种: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较耐热适宜生长温度49~55℃ 、可在pH6.8~7.2时良好生长)、凝结芽孢杆菌(耐热性较差适宜生长温度33~45℃ 、可在pH4.5以下的酸性罐头中良好生长)。 TA腐败 分解糖、专性嗜热、产芽孢的厌氧菌称为TA菌。此类菌在中酸或高酸罐头中生长,分解糖产酸产气(主要是CO2和H2),常使罐头发生膨胀。引起TA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嗜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