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标题新手上路,请多指教!.doc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志标题新手上路,请多指教!.doc

日志标题:新手上路,请多指教! 发表时间:2007-9-20 17:32:00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日志内容:大家好! 在台风韦帕横扫浙江之夜,我注册了第一个个人博客,心中难免有些欣喜,有些激动! 说起为何要注册博客?并未为了好玩!也并未一时冲动!其实在我心中早就想在网上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只是早先的个人网站因为服务器是免费的,报停了,故而我在网上又没了落脚之处.因此我一直再想整一个!但平时忙于工作,无暇再做.导致一拖再拖!实是难看. 今天中午与同事聊天,谈论此事.于是同事就推荐我试试博客.博客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对我来说,也非旧物,因为之前只是听说,并没接触.因此有许多不懂只处.还得各位博友帮忙指正.在此先谢了! 小郑 07.9.19 日志标题:听英语课后的感受 发表时间:2007-9-21 19:10:00 日志内容:昨天有幸欣赏、观摩了一次市级的英语评优课,令我深感荣幸。课余在我为这些年轻有为的英语老师那课堂上流利的口语表达、活泼的身影、有趣的活动感动的同时,也不时地有些活动片段在我的脑中闪现: 一、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四人小组中,请一位同学扮演小鸟、一位老虎、一位鱼、一位猴子。请学生进行对话(Ican ……,can you ?---no,I cant./Yes,I can.的对话。如小鸟说I can fly,can you?其他动则说I cant.)。四人小组对话后教师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表演时,学生紧张的表情、疙瘩的对话、面对教师的表演,令我想到如此的上台表演还不如请学生在座位上表演,至少他们在台下不会感到如此拘谨、如此木纳。而在台上教师给他们排位、引导的时间也足以再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这样不是更好,莫非这位教师认为只有上台表演了才能体现给学生表演的机会、给学生以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一教师在讲完on under behind in near 等几个方位单词之后请学生四人小组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藏铅笔,其他三人猜(Is the pencil ____your____? 如:Is the pencil in your pencilcase? )。经过短暂的小组演练。教师请了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在表演时笔者注意到学生的对话总是存在错误、当其他学生向藏铅笔的同学提问时,藏者也不搞不懂问题意思,不能清晰辨认这些方位单词。最终这个活动不欢而散,执教教师甚是尴尬。其实这一活动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全班性活动: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位同学藏起铅笔,然后请其他同学猜猜铅笔藏在哪里,如此一来全体参与了,活动气氛活跃了。而对对话的操练一点都未受到影响,其乐而不为呢? 以上只是个人的浅薄之见,指说不周,请同行指正!谢谢! 07.9.21 日志标题:(原)《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08-3-9 19:09:00 日志内容:粗浅设计,恳请大家多多指点,谢谢!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单元P36。 教学目标:一、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猜想、验证过程,感知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试着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二、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计算比赛、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9×6= 3×4000= 看谁算得即快又准。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能这么快计算出结果呢?(因为可以口算) 继续比赛:101×23= 请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有些同学能很快算出它的结果呢?他们是怎么计算的呢? [设计意图: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其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能运用定律来进行简便计算。与其得出规律,再运用规律,倒不如把规律的探索过程放在运用它来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问题情境之中。] 二、 探索规律、验证规律。 1、 探索规律。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请生思考,并交流。 生:先算100×23=2300,再算1×23=23,加起来就是2323了。 师:也就是这为同学把101拆成了100和1然后用100和1分别乘23,再把结果加起来。对吧? 板书:(100+1)×23 =100×23+1×23 =2300+23 =2323 2、 验证规律。 师:这样计算可以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这样的计算就是正确的吗? 请生验证: 方法一: 生:101×23通过笔算即竖式计算证明结果就是2323。 方法二: 师:还有另外的方法吗?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