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龙朔操》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琴曲《龙朔操》研究 成公亮    琴曲《龙朔操》取材于西汉“昭君出塞”本事: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派使入朝向汉室求亲,元帝命自后宫嫔妃中征选。这时,十七岁进宫,五年未得见幸的宫女王昭君自称愿往。当“善妆盛服”的王昭君出现在元帝和匈奴使者面前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竟是如此美貌,堪为后宫佳丽之冠。由于有承诺在先,元帝不便悔约,只好任其远嫁匈奴。这是汉末蔡邕在《琴操》中叙述的故事,说明昭君是主动要求和亲的。但是,从晋代小说集《西京杂记》开始,大量文艺作品多半说她是“自恃容貌”不肯贿赂画工,画工毛延寿故意将昭君面容画丑,因而一向“按图召幸”的汉元帝长期不见她,还把她送给匈奴单于。在这些文艺作品中,王昭君是个被迫远嫁悲哀痛苦的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其后不少诗人、画家、音乐家相继选用这个题材,由于写的人愈来愈多,逐渐渐成了俗套。    《龙朔操》琴谱的解题和小标题与历代文艺作品中的悲哀基调是一致的,如解题中的“掩面零涕,含恨北去”、小标题中的“别泪双垂,无言自痛”等。但是,琴曲的实际情趣却与解题、小标题的提示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它的音乐竟是那样的优美清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个悲悲切切的弱小女子,而是一个能歌善舞、光采照人的美丽形象,只是在乐曲的开始与结尾部分比较深沉,表现了思念、忆想的情感和一层淡淡的哀伤。这样就脱出了“红颜薄命”之类的巢臼,显然更接近于《琴操》中那位不愿在后宫葬送青春而主动要求远嫁的昭君形象,这在我国历代大量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特别是这首琴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就更值得我们重视和深入研究。 明清琴谱中的《龙朔操》   琴曲《龙朔操》初见于明初朱权撰辑的《神奇秘谱》(1425年成书),该曲标题下注明“旧名昭君怨”,有解题和各段小标题。以后,这一题材的琴曲或琴歌在明清琴谱中常可见到,在《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中,它以《龙朔操》、《龙翔操》、《昭君怨》、《昭君出塞》、《昭君引》、《明妃曲》为标题而被列入二十六部琴谱之中。但它们并不全是同一琴曲,其间共有三种不同曲谱。    第一种,也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一种,是以《神奇秘谱》为初刊.继而又有十部琴谱刊载的曲谱。见下表:    这么多的琴谱刊载它,说明它在明代是相当流行的。 谱集名 撰辑人 撰刊年代 公元 曲名 段数 歌词   神奇秘谱 朱 权 洪熙元年 1425年 龙朔操(旧名昭君怨) 八 无   浙音释字琴谱 龚 经 弘治四年前 1491年前 龙翔操 八 有   新刊发明琴谱 黄龙山 嘉靖九年 1530年 昭君怨 八 有   风宣玄品 朱厚爝 嘉靖十八年 1539年 昭君出塞 七 有   梧冈琴谱 黄 献 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昭君引 八 无   西麓堂琴统 汪 芝 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昭君怨(一名明妃曲) 九 仅七段有词   杏庄太音补遗 萧 鸾 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 龙朔操(目录作龙翔操) 八 无   琴谱正传 杨嘉森 嘉靖四十年 1561年 昭君引 八 卷首另词   重修真传琴谱 杨表正 万历十三年 1585年 昭君怨(又名龙翔操) 八 有   琴书大全 蒋克谦 万历十八年 1590年 昭君引 八 无   新传理性原雅 张廷玉 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 昭君怨 八 有   这一组的弦调一致,都使用“紧五慢一”的“黄钟调” ,谱字上亦大同小异。《浙音释字琴谱》上第一次加上了旁词。以后旁词时有时无,其内容不外被迫远嫁、红颜薄命之类,里面搀杂一些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及唐人诗句,歌词的艺术性并不高,也很难凑合琴声歌唱。    第二种谱本也流传于明代,它以明正德六年(1511年)谢琳撰辑的《太古遗音》为初刊。曲名《昭君怨》,后黄士达增编的《太古遗音》又照录了它。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胡文焕撰辑的《文会堂琴谱》、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张宪翼撰辑的《太古正音琴谱》也刊载了此曲,曲名都标《昭君怨》。这一组开头的散音与前一种有些相似,但曲调的主要部分并不相同,只能认为它是另一首乐曲。歌词也与上一组不同,是从《琴操》中所载传为王昭君所作的“怨旷思惟歌”变化而来。可能因为这一种谱本的艺术水平低于上一种,它不如上一种那么流行。    明代万历年间(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以江苏常熟严澄为宗师的“虞山”琴派在我国琴坛兴起,这一琴派崇尚“清、微、淡、远”的琴风,反对快弹繁声,排斥被他们视为“鄙俚”的琴歌。《龙朔操》当然也在严澄排斥之列,因为它也是繁声和有词(有词的居多.或被认为本是琴歌)的琴曲。于是严澄撰辑的“虞山”派最早的琴谱《松弦馆琴谱》中,就没有《龙朔操》的位置了,又由于“虞山”派在全国琴界影响深远.以后的一些重要琴谱都步其后尘不登此曲。到清代初.“虞山”派的风格实际上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在这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