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理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 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营养类型 自养菌(autotroph) 以无机物或光合作用为能源 异养菌(heterotroph) 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病原菌属寄生菌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营养的吸收与 代谢均需有水才能进行。 氮源: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质等,合成菌体 成分。 碳源:来源于糖类,提供能量。 无机盐:钾、钠、钙、镁、磷、硫等。 生长因子:生长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被动扩散 主动转运系统 1.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2.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3.基团转移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细菌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分解代谢 所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组分的合成:合成代谢 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culture medium) 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1、培养基的分类:基础培养基(basic medium) 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厌氧培养基(anaerobic medium)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2、培养基的用途 液体培养基:增菌 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纯化 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保种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1、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沉淀生长 固体培养基: 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苔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在医学中的应用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细菌学的研究 3.生物制品的制备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细菌的分类 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 细菌的分类层次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species)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 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genus)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虽性状基本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差异,差异较明显的称亚种(subspecies, subsp.),差异小的则为型(type)。 血清型(serotype) 噬菌体型(phage-type) 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 生物型(biotype) 菌株(strain) 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strain)。 标准菌株(standard strain)或模式菌株(type strain):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 细菌的命名 拉丁双名法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属名 种名 中文: 大肠埃希菌 种名 属名 IMViC试验 I - 吲哚(indol)试验 M -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V - VP(Voges-Proskauer)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 I M Vi C试验 大肠埃希菌 + + - - 产气杆菌 - - + + 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热原质(pyrogen)/致热原 a)概念: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可引起人/ 动物发生发热反应的物质。 多数G-菌、LPS b)性质:耐高热、高压蒸气灭菌不被破坏 250℃干烤 吸咐剂/特殊石棉滤板 蒸馏法 (2)毒素与侵袭性酶(toxin and invasive enzymes) a)毒素 内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