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专题
鲁迅概论 现当代文学专题及参考书目 鲁迅概论 女性写作 新诗专题 青年与革命文学 当代小说的哲学解读 李长之《鲁迅批判》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孙郁《鲁迅和周作人》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 戴锦华《涉世之舟》 波伏瓦《第二性》 博德里亚《论诱惑》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 卞之琳《人与诗》 朱光潜《诗论》 鲁迅是谁? 苏雪林 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 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料, 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 鲁迅的性格是怎样的呢? 大家公认是阴贼、刻薄、 气量偏狭、多疑善妒、 复仇心坚韧强烈、领袖欲望强。 ——苏雪林《鲁迅传论》 听说堂鲁迅先生进来每天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毁誉;它注意到时下的报纸杂志,是因为知道什么怎样礼赞而什么人怎样失礼,……而且一有时机,那便真的睚眦必报了。——成仿吾《毕竟“醉眼陶然”罢了》 陈源 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事实。……他常常挖苦别人家抄袭。有一个学生抄了几句沫若的诗,他老先生骂的刻骨铭心的痛快。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是根据日本人岩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陈源《闲话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 “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如此批评,一定可以发生效果。”——胡适给苏雪林的信 文人一摇笔,用力甚微,而于我之害则甚大。老母饮泣,挚友惊心。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今幸无事,可释远念。——鲁迅致信李秉中,1931年2月 “在《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的序文里,我声明了我的高兴,但还有一种原因却未曾说出,是经十年之久,我竟报复了我个人的私仇。当一九二六年时,陈源即西滢教授,曾在北京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说我的这一部著作,是窃取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的;《闲话》里的所谓‘整大本的剽窃’,指的也是我。现在盐谷教授的书早有中译,我的也有了日译,两国的读者,有目共见,有谁指出我的‘剽窃’来呢?呜呼,‘男盗女娼’,是人间大可耻事,我负了十年‘剽窃’的恶名,现在总算可以卸下,并且将‘谎狗’的旗子,回敬自称‘正人君子’的陈源教授,倘他无法洗刷,就只好插着生活,一直带进坟墓里去了。” 完整的鲁迅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作品与作家的对应结构 我们读一首诗,最先注意到的是诗中的情感和意义层面,它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描述了什么样的事件或是主题,总是第一时间被捕捉和理解;敏感的读者也会马上理解诗人所使用的语调、修辞和诗歌结构,这样的读者往往对诗歌有着较长时间的投入,并且对诗歌的写作类型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才会看清的是,诗人与母语、传统、世界所建立的契约关系,这属于诗歌中真理层面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诗人最终会通过写作建立这样的契约,在这个契约当中他回答了他的诗歌写作与大的诗歌系统的关系,以及与他存活过的世界的关系。 《停机坪》 现实结构、精神结构与作品结构 “鲁迅是先成为思想家,然后才成为文学家的” 鲁迅精神进展的六个时期 第一阶段:一岁到三十七岁,从绍兴到东京,再到北京。写作《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 第二阶段:三十八岁到四十四岁,北京时期,写作《呐喊》、《彷徨》、《坟》、《热风》等。 第三阶段:四十五岁到四十六岁,也就是1925年,鲁迅写作一系列论战的文字,出版《华盖集》 第四阶段:1926年到1927,四十六到四十七岁,南下到厦门和广州期间,是他生活上感受了异常不安定和压迫的时期,出版《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并写作《朝花夕拾》。 第五阶段:1927到1931,四十七岁到五十一岁,这是他精神进展上达到顶点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他大量翻译了艺术理论,文字爽朗开阔。出版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 第六阶段:1931到1936年,出版了《故事新编》、《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