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虫害综合防治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是园林植物花卉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为害最重的一类害虫。主要是鳞翅目的蛾类幼虫、膜翅目的叶蜂和鞘翅目的叶甲、金龟子等。取食叶片呈孔洞、缺刻、严重时将叶片、花果吃光,其中刺蛾和毒蛾不仅食性杂,其毒毛还能刺人皮肤,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一、卷叶蛾类 苹果卷叶蛾 分布及危害:分布于华东、东北、西北、华中等地。 危害桃、梅、海棠、大丽花、蔷薇、月季、杨等花木。 防治方法 诱杀幼虫 冬春季节搞好园圃清洁工作 药剂防治:幼龄幼虫用50%杀螟松乳剂 灯光诱杀成虫 二、舟蛾 杨扇舟蛾 常为害阔叶树及果树。 初孵幼虫夜间将叶片打成包,啃食叶肉呈网状,3龄后分散吐丝缀叶为害,卷叶成包。 国槐羽舟蛾 [分布与危害] 国槐羽舟蛾又名槐天社蛾,分布于华北、华东和西北等地。幼虫危害国槐、龙爪槐、江南槐、蝴蝶槐、紫薇、紫藤、海棠和刺槐等,易与国槐尺蠖同期发生,严重时,常将叶片食光。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29mm左右,体暗黄褐色,前翅灰黄色,翅面有双条红褐色齿状波纹。 卵:黄绿色,似馒头状。 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5mm左右,体光滑粗大,腹部绿色,腹背部为粉绿色。气门线为黄褐色,足上有黑斑。蛹黑褐色,臂刺4个。茧灰色,较粗糙。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墙根和杂草丛下结茧越冬。 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在叶片上,卵期约7天左右,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危害。 幼虫于6~7月和8~9月发生,每年发生3代,地区幼虫于5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下旬发生。9月下旬陆续下地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灯光诱杀 药剂防治 三、刺蛾类 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 常见种类为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和褐边绿刺蛾等。 (一)黄刺蛾 [分布与危害] 黄刺蛾又名洋辣子。该虫分布几乎遍及全国。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 主要危害重阳木、三角枫、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识别特征] 成虫体橙黄色。触角丝状。前翅黄褐色,基半部黄色,端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里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的分界线,后翅灰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16~25mm,黄绿色,体背面有一块紫褐色“哑铃”形大斑。 蛹黄褐色,茧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条纹,形似雀蛋。 [生活习性] 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结茧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6月出现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卵期5~6d。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而后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4龄后分散取食全叶。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 (二)扁刺蛾 [分布与危害] 又名黑点刺蛾。分布很广,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区均有发生。食性很杂。危害悬铃木、榆、杨、柳、泡桐、大叶黄杨、樱花、牡丹、芍药等多种林木花卉,以幼虫取食叶片。 [生活习性] 1年1~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6、8两月为全年幼虫危害的严重时期。成虫傍晚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面,初孵幼虫剥食叶肉。5龄以后取食全叶,幼虫昼夜取食。9月底以后开始下树结茧越冬。 (四)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茧:可据不同种类刺蛾的结茧地点,采用采摘、敲击、挖掘虫茧,深埋。 2、杀灭初龄幼虫:在刺蛾小幼虫群集为害期,摘除消灭。 3、杀治老熟幼虫:清晨在树下检查,直接消灭。 4、灯光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 5、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5000倍液喷杀,效果均好。 四、袋蛾类 袋蛾类属鳞翅目袋蛾科,又名蓑蛾、避债蛾、吊死鬼等, 是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 (一)大袋蛾 [分布与危害] 又名大蓑蛾、避债蛾、俗名吊死鬼,属鳞翅目袋蛾科。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重。该虫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识别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虫无翅,蛆型、粗壮、肥胖、头小,口器退化,全体光滑柔软,乳白色。雄蛾黑褐色,触角羽毛状。前翅翅脉黑褐色,翅面前、后缘略带黄褐色至黑褐色,有4~5个透明斑。 卵产于雌蛾护囊内。 老熟幼虫体长25~40mm,雌幼虫黑色,头部暗褐色。雄幼虫较小,体较淡,呈黄褐色。 生活习性 多数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蛰,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份羽化,卵产于护囊蛹壳内,6月中旬开始孵化,初龄幼虫从护囊内爬出,靠风力吐丝扩散。初龄幼虫剥食叶肉,将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