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薄膜材料与元件实验室.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进薄膜材料与元件实验室

柯文政教授-先進博膜材料與元件實驗室 先進薄膜材料與元件實驗室致力於開發新穎之材料製程技術,並運用於光電半導體元件實作上。目前實驗室已開發完成之材料製程技術包含:(1)微/奈米混成式圖案藍寶石基板製程技術、(2)濺鍍系統成長氮氧化銦奈米粒製程技術、(3)石墨烯透明導電電極製程技術。上述製程技術已陸續成功運用於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半導體元件,有效提升元件性能。 微/奈米混成式圖案藍寶石基板製程技術 ※研究計畫內容:本計劃在目前業界使用之微米尺度圖案藍寶石基板(直徑/間距/高度=2.6/0.2/1.6 μm)上,利用陽極氧化鋁(AAO)遮罩技術製備微/奈米尺度複合圖案藍寶石基板,藉由高漫射率圖案結構,增加LED光萃取效率;並利用GaN薄膜在奈米孔洞圖案上成長具側向磊晶成長特性,期待降低LED結構中差排缺陷密度。 ※目前研究成果:現階段研究中我們已成功在直徑/間距/高度=2.6/0.5/1.6 μm圖案基板上製備奈米孔洞圖案,並完成LED性能驗證,LED成長於磷酸AAO製備之微/奈米尺度複合圖案藍寶石基板(孔洞圖案直徑/深度約150/100 nm),LED晶粒放於Ag-TO封膠後,。 更進一步,我們在目前業界最高亮度LED使用之PSS(圖案間距縮小至0.2 μm)上嘗試製備奈米孔洞圖案。經過許多挫敗後,在2014年12月中,我們已找出AAO遮罩、ICPRIE蝕刻參數,如圖1所示,成功製備出微/奈米尺度複合圖案藍寶石基板。後續光譜漫射率量測、GaN薄膜成長與特性量測、LED磊晶性能驗證均已持續進行中。期待能為國內LED產業注入新的技術。 圖1 (a)圖案間距0.2 μm PSS上製備AAO遮罩層,完成微/奈米尺度複合圖案藍寶石基板SEM(b)俯視、(c)側視圖。 濺鍍系統成長氮氧化銦奈米粒製程技術 ※研究計畫內容:傳統上成長奈米晶粒技術中最常使用的Stranski-Krastanow(S-K)成長方法,必須是在緩衝層與磊晶薄膜間晶格不匹配度大於2%以上之前提下,利用磊晶薄膜成長達到臨界厚度tc時,累積足夠的應變能量γstrain(tc),在滿足S-K模式成長奈米粒之條件下,即緩衝層表面能(γbuffer)<磊晶薄膜表面能(γepi) + 緩衝層與磊晶薄膜間界面表面能(γinterface) + γstrain(tc),使磊晶薄膜從二維平鋪成長改變為三維島狀奈米粒成長。此種成長方法已經被廣泛地運用於晶格不匹配度約5~7%之III-V或II-VI族化合物半導體如InAs/GaAs、ZnTe/ZnSe等材料系統上之奈米粒製作。※目前研究成果:如圖所示,我們先在藍寶石基板上成長InON奈米粒,成長溫度在500度,以成長200 nm厚度之InON薄膜計算鍍率約為0.88 ?/sec。如圖16(b)所示,成長56秒後,薄膜厚度應為4.9 nm,AFM影像圖顯示表面相當平整;增加成長時間至5分鐘,膜厚約26.4 nm,InON表面呈現高密度島狀物(高/直徑=3/40 nm)。進一步使用基板表面前處理技術,處理時間為5秒,如圖(a)所示,基板表面隱約可看到許多小白色斑點;如圖(b)在長30秒後(薄膜厚度約2.6nm),表面即出現奈米粒結構,密度2.8×1010 cm-2、高度/直徑=6.9/46.2 nm;如圖(c)當成長時間增加至56秒(薄膜厚度約4.9 nm),奈米粒密度2.6×1010 cm-2、高度/直徑=7.2/52.8 nm;如圖(d)當成長時間增加至5分鐘(薄膜厚度約26.4 nm),奈米粒密度4.3×1010 cm-2、高度/直徑=5.5/53.8 nm。 使用射頻磁控濺鍍系統成長博膜,一般認為以kinetic機制主導。基板表面端的成長狀態幾乎決定了接下來薄膜的成長結果。上述關於InON奈米粒研究成果亦顯示,改變基板端狀態條件,可以獲得高密度的InON奈米粒。而成長相關機制研究探討,可能原因包含:基板表面能改變,致使沾濕層厚度下降,在較薄厚度下即可累積足夠應力,形成奈米粒結構;亦或,基板表面前處理後,將影響到基板表面成核狀態,造成某些區域InON無法成核成長,這項推論在圖(b)(c)中,InON奈米粒密度幾乎維持不變可獲得證實。後續相關InON成長機制研究討論,亦將是板研究計畫重點。 圖所示,利用基板表面前處理技術,已可以在p-GaN薄膜上成長InON奈米粒。InON奈米粒高度/直徑=~24 /110nm,密度約~7×108 cm-2。經由XRD分析結果顯示,主要(222)In2O3與(100)InN混 晶結構。 圖 sapphire表面成長InON奈米粒AFM影像圖,(a)sapphire,成長InON時間(b)56秒(c)5分鐘。 圖 sapphire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