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发展及规划编制》讲座.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水灌溉发展及规划编制》讲座.doc

《节水灌溉发展及规划编制》讲座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吴玉芹 讲座主要分四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节水灌溉的几个概念;二是《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任务来源及编制过程;三是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四是关于规划编制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部分 关于节水灌溉的几个概念 一、节水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二、节水灌溉的三要素:充分利用降水、减少灌溉水的渗漏、减少蒸发损失。 三、灌溉水利用率:灌入田间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引进的总灌溉水量的比值的百分数。 四、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途径有三方面: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的渗漏损失;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减少灌溉水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损失。 五、地面灌溉:采用沟畦等地面设施对作物进行灌水的方式。 六、节水灌溉工程包含的工程形式:主要包括喷灌 、微灌(包括微喷+滴灌)、渠道防渗+合乎规范要求的地面沟畦灌溉、管道输水+合乎规范要求的地面沟畦灌溉。 第二部分《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 一、任务来源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05年专项规划编制计划的 通知》(发改规划[2005]537号) 二、编制过程 2005年8月-10月,完成《编制工作方案》、《编写提纲》和规划报告框架; 2005年10月~ 2006年5月,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2006年5-7月,征求部门及专家意见,完成送审稿; 2006年8月,通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审查; 2006年12月,通过了中咨公司主持的专家评估咨询,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第三部分《全国节水灌溉规划》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 1、在保持灌溉用水总量360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对节水灌溉的需求,确定 2020年节水灌溉总体发展目标; 2、“十一五”期间,根据粮食、经济发展需求、国家财力及发展现状,采用高、中、低三个方案确定其发展目标; 3、采用全国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在分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及 灌溉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分区发展目标和任务; 4、强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将管理与改革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九个章节: (一)、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问题 1、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8.3亿亩,灌溉面积9.28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48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91.4%;非耕地上灌溉面积0.8亿亩。 截止到2005年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2亿亩, 其中:耕地上节水2.95亿亩,占有效灌溉面34.8%;非耕地上0.25亿亩;节水灌溉措施面积: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抗旱播种和保苗措施等非工程措施近2亿亩 2005年底,灌溉水利用率大约为45%。 2、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政策不合理 2)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协调机制 3)对节水灌溉的公益性认识不足 4)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5)技术创新不足、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二)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4、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5、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要求 (三)目标任务与总体布局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为手段,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为支撑,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作贡献。 2、发展原则 1)统筹规划:统筹考虑灌溉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实现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2)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生态脆弱地区; 3)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等条件,确定适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 4)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设备研制、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体系; 5)政府主导: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农民和全社会参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6)完善机制: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发展长效投入机制,节约用水激励机制,形成用水户参与灌溉管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