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64活动:1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比较 美国玉米带同中国玉米带的比较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保障粮食安全的常见措施(模式) 1、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2、保护耕地; 3、通过鼓励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开辟粮食进口渠道,使进口多元化; 5、加强粮食储备; 第69页“活动” 1.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等。 2.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废水、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3.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屎饲鱼),成功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读下图,回答(1)~(3)题。 (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下图及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6750 7500 玉米单位(kg/hm2) 50%~60% 50% 玉米面积比重 450~650 500~700 降雨量(mm) 130~145 160~200 无霜期(d) 2% 3%~6% 土壤有机质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地势 42°N~46°N 37°N~45°N 纬度 中国玉米带 美国玉米带 项目 X 10+X 加工成本(元/吨) 20 17 出油率(%) 0.04 0.045 运输(元/千克) 0.8 1.6 生产成本(元/千克) 美国大豆 东北大豆 ? √ √ 思考: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 影响: 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农业发展的多种经营; 平原发展种植业,高原发展畜牧业,山地发展林业;农业生产的类型多样; 黑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主要分布: 松嫩平原中部 大兴安岭两侧 特点: 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 4、土壤条件及影响 5、水源条件及影响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冬雪春融,缓解春旱,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一、地理条件 6、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①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利于农业发展; 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大量生产资料(工促农牧);一些工业部门本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牧兴工)。 一、地理条件 6、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影响: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便利的交通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发展外向型农业 一、地理条件 6、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③开发较晚,人口密度低; 影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一、地理条件 6、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④市场广阔;农业技术先进;国家政策的支持;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 P62活动: 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南疆地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