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一、概述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肺动脉发生栓塞后,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 肺栓塞发生肺梗死不足10%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又称血栓栓塞病 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二、流行病学 欧美发达国家最常见致死性急症,也是各个年龄组主要的致死原因。 在美国,肺栓塞死亡率排在第3位(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每年至少65万病人死于肺栓塞。 在英国,年发病率60-70/100万,年死亡率100/1000万。在法国年发病数大于10万人 。 肺动脉栓塞 发病率高 (1‰) 误诊漏诊率高 (70%) 病死率高 (8%-30%) 三、病因 栓子来源 (1)静脉系统和右心 下肢深静脉和盆腔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 (75%~90%的血栓来源) (2)肺动脉内原位血栓 (3)癌栓 国内以肺癌为多,国外尸检显示胰腺癌病人发生肺栓塞率较多 (4)脂肪栓 下肢长骨骨折 (5)空气栓 心血管手术、诊断或介入治疗 (6)羊水栓 (7)感染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或易患因素 危险因素 获得性因素 年龄40岁 高龄 过去有静脉血栓栓塞史 大的外科手术后 创伤 髋部骨折 制动/瘫痪 静脉淤滞 静脉曲张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肥胖 妊娠期/产后期 口服避孕药 脑血管意外 恶性病变 严重血小板增多症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遗传性因素 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 V Leiden因子突变(激活的蛋白C拮抗)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 蛋白C缺乏 蛋白S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溶酶原异常 高半胱氨酸血症 四、病理和病理生理学 (一)病理改变:肺栓塞常见为多发及双侧性,下叶多于上叶,好发于右下叶肺,约达85% (1) 急性巨大肺栓塞:急性发作,起病过程为数小时—24小时,肺动脉干被栓子阻塞达 50%,相当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肺叶动脉被阻塞。 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或其主要分枝时,也称骑跨型栓塞。 (2)急性次巨大肺栓塞:不到两个肺叶动脉受阻 (3)中等肺栓塞:主肺段和亚肺段动脉栓塞 (4)小肺动脉栓塞:肺亚段动脉及其分枝栓塞 如未得到正确治疗,并反复发生肺栓塞,肺血管进行性闭塞至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五、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 呼吸困难 发生率高达90%,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胸痛 发生率17% 多为胸膜痛,为肺梗死累及到胸膜所致。少数病人表现为“心绞痛样痛”,可能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右心室肥厚缺血所致。 咯血 发生率3% 血量不多,鲜红色,数日后变为暗红色,提示有肺梗死。 咳嗽 多表现为干咳,可伴哮鸣音,惊恐,由胸痛或低氧血症所致。 晕厥 当大块肺栓塞或重症肺动脉高压时,可引起一时性脑缺血,表现为晕厥,可为肺梗死的首发症状。 应特别强调的是,临床表现为典型肺梗死三联征的患者不足20%。 (二)急性肺栓塞常见体征 呼吸加快、心率增加及紫绀、发热,有时出现巩膜黄染、气管向患侧移位,肺部有哮鸣音及干湿罗音,肺血管杂音及胸膜摩擦音等。 右心负荷增加——颈静脉充盈、搏动,P2增强,肺动脉瓣区有收缩期喷射音,三尖瓣区返流性杂音,可出现右心第3及第4心音(奔马律)。 肺栓塞者皆应进行双下肢检查,如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有肿胀、压痛、僵硬、色素沉着和浅静脉曲张等。 (四)、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动脉血气 (3)胸片 (4)超声心动图 (5)测定血清D—二聚体 (6)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象 (7)CT及MRI (8)肺动脉造影 ★ (9)对下肢和盆腔的深静脉检查 ECG 示V1-V4导T波倒置 V1 V3 V2 V4 X线胸片 多在发病后12~ 36小时或数天内出现X 线改变。 前瞻性研究(PIOPED)资料显示,80%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