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村上春树简介
在30岁前,村上春树只是一个普通人 *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1979年 - “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 1982年 - “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 1985年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谷崎润一郎奖。 1996年 - “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奖。 1999年 - “约束的场所 ”获得桑原武夫学艺奖。 2006年 -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短篇小说选集“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获得Frank O’Connor 国际短篇小说奖 2006年 - “海边的卡夫卡”获得World Fantasy Awards。 2007年 - 2006 朝日奖(文学) 2009年 - 耶路撒冷文学奖 2009年 - “1Q84”获得第63回 每日出版文化奖 2011年 -荣获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 村上春树至29岁起才开始写小说,在过去七年内曾经想写什么却什么也写不出来。首作《且听风吟》写作动机源于某日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观赏职棒球赛时,看到养乐多队洋将大卫·希尔顿(John David Hilton)击出一支二垒安打后的所见光景。村上称这是“一种契机刺激了心中的某种不寻常东西”让他投入写作。 随后他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制”。6月,《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 在写作开始时,他的酒吧正经营惨淡,然而在回忆里他却这么说…… “每日早晨四点起便进行写作,至上午十点前终止当日的写作工作。“我没有一天不写作。随笔也好,翻译也罢。总是要写些什么。” “走出校门后几乎从未提笔,刚开始写得异常吃力。唯一给我鼓励的是菲茨杰拉德那句话:‘如果叙述与人不同的东西,就要使用与人不同的语言。’但毕竟不是件容易事。边写边这样想道:40岁时肯定能写出像样些的东西来。现在仍那样想。获奖固然让我欣喜万分,但我不愿意受有形物的束缚,已经不再是那样的年纪。” 这一年也是他决心从事专业创作的一年。 所以,村上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人的一生中平淡得似乎一无是处的真味,那种无伴的心灵的孤寂。即使你什么都有了,你依然无法驱遣这一人生长河中断断续续的真实。世间有无数的窗口,也就有无数寂寞的人;有多少间仓房,就有多少无奈之人、无着之人。在同情之泪模糊了视线的作者笔下,我们生活、生存,又被放逐、消泯。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同样地,其中隐藏着人生的真味。 村上春树与中国 村上的父亲战前是京都大学的优秀生,在校期间被征召入伍。村上小时听父亲讲过在中国的骇人经历。此后他“对中国及中国人的情感便十分矛盾”。 在《去中国的小船》这个短篇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接触的几个中国人心怀歉疚,“看出村上的确持续地对中国反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是日本人的一段痛苦回忆。”? 可贵的是,村上没有至此止步,他还把笔锋指向日本这个国家最黑暗的部位。《奇鸟行状录》最后一段出现“犹如一把中国刀”的尖锐的上弦月,而此时“中国代表着日本军队在战场上犯下的骇人屠杀恶行”。村上在美国创作这部长篇的第三部期间,一次接受采访被问及“为什么你们这一代人要对自己出生前即已结束的战争背负责任”,村上回答:“因为我们是日本人。当我从某些书上读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时,简直不敢相信。……我想知道是什么驱使他们做这种事,去杀死或伤害数不清的人们。”并且断言“暴力是理解日本的关键”。? 也正是从《奇鸟行状录》开始,村上开始告别“淡漠”和“距离”,转而拥抱责任,尤其对日本渐渐怀有社会责任感,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始质疑那段不少日本人讳莫如深的历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的日本社会尽管战后进行了许许多多重建,但本质上丝毫没有改变。归根结底,日本最大的问题点在于:战争结束后未能将那场战争劈头盖脑的暴力相对化。人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以非常暧昧的措词改口声称‘再不重复那样的错误了’,而没有人对那架暴力机器承担内在责任,没有认真地接受过去。” 坦率地说,能够对那段历史采取如此态度的日本作家是极为罕见的。在这个意义上,村上绝不仅仅是执著于个人主义的或所谓“后现代”作家,同时也是敢于追问一般日本作家不愿或不敢追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