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遵义市稻水象甲
防治宣传手册
ZUNYISHIDAOSHUIXIANGJIAFANGZHIXUANCHUANSHOUCE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编声明:
本手册是公益性科普读物,为完全免费发放供人民群众阅读,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此为利。特此声明!
本手册由于编撰时间仓促,有许多地方和许多资料不尽详细,敬请谅解!
编撰人
主 编 余常水 副主编 唐相群 编辑 令狐昌英 王怀昕 责任编辑 余常水
地址:贵州省遵义县马家湾
邮编: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编写单位: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目录
第一篇 稻水象甲
防治措施
群众发现之应对办法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稻水象属(Lissorhoptrus)。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
图1 稻水象甲形状
1.1 稻水象甲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成虫长2.6~3.8mm),体宽1.15~1.75mm。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 mm,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圆柱形,两端圆。
图2 稻水象甲形态(A卵B幼虫C蛹D成虫)
图3 稻水象甲两性生殖的两种翅鞘色型(深色型和浅色型,后者比较活跃)
1.2 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
成虫:假死,孤雌生殖,长寿;幼虫:地下为害,隐蔽;蛹:在土茧中。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图4 稻水象甲生活史
1.3 稻水象甲的分布
1.3.1 分布地区
原产地:美国东部、古巴等地。
中国分布现状:已分布在十余个省市。估计其分布区更大,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有分布。寄主植物稻水象甲食物复杂, 寄主范围非常广泛。Okada(1978)论述在美国成虫取食的寄主植物有7科、56属、76种, 幼虫可取食的有5科、18属、22种。Iwamoto(1986)报道在日本成虫可在86种植物上取食, 幼虫取食植物22种。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 其次是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
图5 稻水象甲在中国的分布图
1.3.3 传播途径
短距离传播:主动飞行、游泳、水流;
长距离“跳跃式”扩散:人类辅助的无用意--轮船、列车、汽车等。
随稻秧、稻谷、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1976年进入日本,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1988年首次发现于河北省唐山市,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到1997年,它已在8省直辖市4个县、市出现,破坏了310hm2农田。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上。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稻水象甲在我国以成虫在山地、荒地和田埂等场所越冬,主要在45 cm的土表层或浅土层°C下三个月后的生存率在半数以上。但干燥对其越冬不利,气候和水稻栽培条件是影响稻水象甲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和世代数的主要因素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早稻4月中下旬至5月上甸,再从山上迁入到秧田、田边杂草和本田为害产卵。
图6稻水象甲的周年运转
1.4 稻水象甲的危害特点
图7稻水象甲危害水稻与叶脉平行的取食
在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为孤雌生殖型,也就是说只要是一头活雌虫传入即可繁衍滋生。它不仅为害水稻,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稻水象甲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幼虫在稻根下为害轻者稻株变黄萎缩,严重的整株枯死;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咬食水面秧苗的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者出现一列横排小孔,重者稻叶折断漂浮水面。由于其适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时间长、可进行孤雌生殖、成虫生活习性多样性、越冬场所多、扩散速度快,防控难度很大,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至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图8 稻水象甲幼虫根部为害表现症状稻水象甲的防治措施
20世纪80年代,该害虫疫情开始在中国沿海出现。贵州是已见报道中稻水象甲大面积入侵的最高海拔地区,一旦控制不力,将严重威胁周边省区市水稻生产安全,使川渝“天府之国”、湘鄂华中粮仓暴露在害虫侵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