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后盖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MP3后盖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买文档就送您CAD图纸全套,Q号交流401339828或11970985

1 1 塑件分析 1.1 明确塑件设计选用的材料 根据给定的塑件材料选用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 1.1.1 ABS 的基本特性 ABS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这三种组分的各自特性,使 ABS 具有良好的确 综合性能。丙烯腈使 ABS 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 ABS 坚韧,苯乙烯使它有良 好的加工和染色性能。 ABS 无毒、无味,呈微黄色,密度 1.02 g/cm ~1.20 g/cm ,成型的塑料件有较好的光泽。有极好 的冲击强度,且在低温温下也不迅速下降。水、无机盐、碱、酸类对 ABS 几乎无影响,在酮、醛、 酯、氯代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ABS 表面受冰醋酸、植物油等化学药品的侵蚀会引起应力开裂。ABS 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 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 性能: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性能较高,尺寸稳定而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 械加工,与此相反 372 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 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摩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电器、仪表等零件。 1.1.2 成形特性 1. 无定形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型特性也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形方法 及成形条件。 2.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 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 燥。 3.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 0.04mm 左右(流动性比聚苯乙烯、AS 差,但比聚碳酸脂,聚氯乙烯好)。 4. 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对耐热、高抗冲击和中抗冲击型树脂,料温更宜 取高)。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 250℃左右,比聚苯乙烯易分解), 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 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 60℃~80℃。注射压力应 比聚苯乙烯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射机时料温为 180℃~230℃,注射压力为 100~140MPa,螺杆式 注射机则取 160℃~230℃,70~100MPa 为宜。 5. 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料件表 面呈现“白色”痕迹(但热水中预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宜为 2°以上。 1.1.3 成形条件 2 成形机类型: 螺杆式 密度: 1.02~1.20g/cm 计算收缩率: 0.3~0.8% 预热温度: 80~85℃ 预热时间: 2~3h 料筒 后段: 150~170℃ 中段: 165~180℃ 温度 前段: 180~200℃ 喷嘴温度: 170~180℃ 模具温度: 50~80℃ 注射压力: 60~100MPa 成形注射时间: 20~29s 高压时间: 0~5s 时间: 冷却时间: 20~120s 总周期: 50~220s 螺杆转速: 30r/min 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柱塞式均可 后处理:方法: 红外线灯、烘箱 温度: 70℃ 时间: 2~4h 3 2.1 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2.1.1 塑件的壁厚 制品的壁厚对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壁厚过小难以满足使用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对于大型复杂难以充 满型腔制品的内部易产生气泡,外部易产生凹陷等缺陷,同时还会增加生产成本。本设计的制品壁厚 为 1.8 ㎜,属于中型塑件壁厚。 2.2.2 塑件的圆角 塑件制品设计圆角,能使其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好,成型顺利进行。因为当制品带有尖角时,往往 会在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发生破裂。本设计的制品均采用圆角半径为 0.2 ㎜。 2.2.3 脱模斜度 制品冷却后会紧紧包在凸模上,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制品表面在脱模时划伤,擦毛等在制品设计 时应考虑其表面具有合理的脱模度。本设计采用的脱模度为 2°。 2.2.4 制品的表面质量 3 制品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和外观质量等,制品的外观要求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应越低。这 除了在成型时从工艺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