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阅读锦囊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⑷“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强调世界海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 ⑸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为解决问题提出的方案,属新概念。 ⑹这项方案包括……——是对“阿尔戈斯”进一步说明。 ⑺“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点明影响着大气层的两个因素。 ⑻“浮标”——又一个新概念。 ⑼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结论性语句。 ⑽“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文章结尾指出现状并作出展望。 2.找思路:通过以上阅读,可以基本上判断本文的主要思路是: 主概念是谈“‘海洋——大气层’原理”,也就是作者要阐释的“地球成因新说”,中间分说部分主要说“世界海洋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 和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影响而提出的“阿尔戈斯”方案,文章结尾指出现状并作出展望。属典型的“提出概念——分析概念——归结概念”的结构方式。 第二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在文章结尾和第5段)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在第5段)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倒数第2段)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在文章结尾) 【答案】B?(A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选项中卫星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不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绘制海洋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果。)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在第2段开头)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主要在第2段)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在第3段中间)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在第4段结尾) 【答案】B?(A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D选项可以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在与大气层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第2、4段)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在第2段结尾)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第3段)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在文章结尾) 【答案】A?(属于推断题,需要对文章的的科技知识有所了解,B选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C选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高考社科类选段阅读示例) 解题方法:围绕“问题”找答案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思路 1.仔细阅读原文,依次可划出如下关键词和关键句: ⑴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位置在文章的题目中,“大运河”表明文章即将陈述的主体,“保护迫在眉睫”意则表明“题目”可能就是文章所要围绕的“主问题”。 ⑵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关键句,位置在文章第1段结尾。点明保护的重要性。 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点明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 ⑷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点明大运河的文物价值。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