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扫描版)新人教版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只有…才能”应为“只要…就”)
2、D (“否则就会私欲膨胀”绝对化,应在“否则就”后加“可能”)
3、D (A项扩大范围,原文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思想家”,意谓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种误解,B项,“依据”错,原文为“例证”,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文景之治”在汉代,C项,“老子…主张…”错,这是作者的观点,是作者认为理政者应该从老子思想中得到的启示,而非老子的主张。)
4、C(A 字:人的表字;B 因:于是;D 徒:同一类的人)
5、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6、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
7、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1分,“省”1分,“由是”1分,“高”1分。)
⑵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信然”1分,“不之求”1分,句意通顺1分)
⑶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大”1分,“延”1分, “以为”中“之”省略了,要翻译出来,1分)
8、①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凉)的氛围,②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惆怅、失落、忧伤、惜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9、【示例一】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②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示例二】①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②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③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6分。表明看法,得2分;结合诗句解说,得2分;揭示诗句含义或表达作用,得2分。)
诗歌原意:距离都门畅饮已三年了,走过尘世的很多地方。相见欢笑还很温暖。如同无波的古井、有节的秋竹一样,你我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在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远去,心中不免惆怅。但在这酒樽之前不用皱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
解说:作者以放达释然的人生态度送别好友钱穆父,认为如同无波古井、有节秋筠的品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做人就要对于人生的起伏不以为意,作者称赞好友的同时也以此自况。词的下片,作者提出不必为分分合合而频蹙翠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旅店,每个人都是奔波在旅途之中的,只要活着就没有哪一站会是终点站,对于这些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
10、(1)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4)以手抚膺坐长叹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草色入帘青
11.(1)(5分) D(3分)B (2分)。
【解析】A. 小说中“万众瞩目”有夸张意,而选项中的表意属于写实;题目还有吸引读者的作用。C. 首段是叙事而非议论。E.“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色彩”的是小说中写到的鲁南生活习俗,“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的说法言过其实。
(2)(6分)①前一次表现月色明亮的环境特点,推动对饮谈话的情节;②后一次渲染轻松的气氛,暗示事情出现转机。(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理解父亲,关心儿子;②憨厚朴实,善于引导;③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可参考观点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 观点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观点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会破坏幸福感。 观点四: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示例】观点四: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与否没有必然联系。①幸福感来自多方面,有物质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当人感受到人生价值实现时,就会形成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 ②文中爷爷和三叔婚礼时的幸福感并不全来自物质上的满足,也有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肯定。 ③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有了车子、房子、票子,但没有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可,或没有奋斗后的收获,也体味不到幸福。所以我们要努力多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
12.(1)(5分)A(3分)E(2分)
【解析】B.?林则徐也没有以健康状况取人,“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的说法曲解原意。C.?“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的说法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会员独享】.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扫描版)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4年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扫描版).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扫描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PDF).pdf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阶段性测试试题(PDF).pdf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PDF).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