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六次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共11个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在中国文化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开端的依据。因此,当时那些新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都应列为新文化人。此后凡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也都应属于新文化人之列。这些人当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如果把古代的文人之画称为文人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丰子恺、黄宾虹、潘天寿、石鲁、李昔禅、钱松岩、李可染、陆俨少等都应被看作新文人画的代表。 新文人的产生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新文人中最早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是康有为,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急矣”,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以《美术革命》为题,主张“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显然,康、陈的主张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1919年,蔡元培曾特别指出:“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故甚望学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较之康、陈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之必要,蔡元培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此后的徐悲鸿、林风眠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如“愚公移山”这一来自《列子》的寓言所凸显的人格尊严和进取意识,与中国文人画含蓄幽婉的隐逸境界大相径庭,却与西方人文精神旁通。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这一题材本身,即已表明他拥有20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眼光,在表现形式也借鉴西洋画解剖和明暗法,通过塑造人物健康体魄恰当地揭示了寓言蕴涵的人文精神。林风眠长期被其反对者和极左势力贬斥为形式主义者,其实他在自身苦心经营的艺术语言中,真切地表达了历经磨难而不失终极追问的人文情怀,尤其他早年积极响应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召唤,创作了《摸索》《痛苦》《人道》《十字街头》等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在暮年寓居香江时期,他又重拾早年油画主题,创作了彩墨画《痛苦》《噩梦》《耶酥》等具有鲜明反思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作品。
半个世纪过去了,大师的理想仍然停留在理想之中。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和文人的摧残使得中国画面临一次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使中国画又面临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两个方面的冲击,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和绘画市场的诱惑进一步加深了绘画界的浮躁、急功近利等混乱状态。中国画未来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选自《文艺评论》2012第8期)
1.下列与 “新文人画”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拥护并积极参与新文化建设的知识分子中的画家之作品即是新文人画。
B.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些接受过新思想、新文化洗礼但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画家的画就是新文人画。
C.新文人是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期产生的,一些新文人站在世界文化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传统绘画进行了反思。
D.“新文人画”的作者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之长,主张“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康有为并主张“复古为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是基于大的文化背景来思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的。
B.陈独秀主张的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画自己的画,同时他也认为要从文化的层面指明中国画革新的必要。
C. 蔡元培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林风眠积极响应,创作了颂扬人文先驱、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巨幅油画。
D. 徐悲鸿、林风眠不仅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并且通过表现内容的变革,为中国画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0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A).doc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B).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八次适应性训练题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训练题.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六次适应性训练试题.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试题.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三次适应性训练题.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仿真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十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会员独享】.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十二次模拟考试(扫描版).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十二次模拟考试新人教版.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陕西西安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韶关市2006届高三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 韶关市2006年高考模拟测试(三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