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背景 背景 当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一部分留学生把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的流行歌曲曲调,填上新词,编成大批新歌曲在国内各“新式学堂”中教唱,这种形式被人们称之为“乐歌课”。西洋音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如“进行曲”、“少年儿童歌曲”、“舞蹈游戏歌曲”、“摇篮曲”等由此时传进我国,独唱、重唱、 内容 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女子体操》、《缠足苦》、《勉女权歌》等。 号召“少年努力咸自爱”,“近学日本远欧美” ——《勉学》、《始业式》、《春游》等。 热情赞扬“辛亥革命” —— 、《女革命军》、《庆祝共和》、《共和国民》、《爱国歌》等。 宣传封建思想和鼓吹“君主立宪” ——如《忠君》、《尊孔》、《颂立宪》等。 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各种“新式音乐社团”,促进了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使我国处于山河破碎,灭种亡国境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音乐运动很快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家和优秀音乐作品,把新音乐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罕见的,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小型声乐体裁得到了突出发展,大型声乐体裁也进行了探索,特别是黄自和冼星海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为我国后来的大型声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榜样。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上声势浩大的“一二·九”青年爱国运动,使全国的抗日热潮与日剧增。当时出现了以 上海为中心的救亡音乐团体,在群众中展开积极的活动。当时较著名的歌咏团体有聂耳、吕骥等人组织的“业余合唱团”。这些歌咏团体的活动不仅宣传了抗 日救国的主张, 而且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歌曲。如孙慎的《救亡进行曲》、冼星海的 、孟波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吕骥的 、张寒晖的《松花江上》、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等。 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也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推向了最高潮。各地纷纷组织起战地服务团、演剧队、歌咏团,走向前线和内地。1938 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同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成立了专管抗战宣传的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冼星海、张曙负责音乐工作。 在他们的积极 努力下,武汉地区出现了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参加的一系列歌咏大会,把抗日救亡歌咏推向新的高潮。这时期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抗战歌曲,如麦新的《大刀进行 曲》、吕骥的《武装保卫山西》、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和 、刘雪庵的 、夏之秋的《歌八百 * 中国近代音乐 (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中国现代音乐 (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中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前后,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近代音乐也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纷纷出国留学,一部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把欧美、日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调填上新词在“新式学堂”中教唱,“学堂乐歌”在我国各地兴起。“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史中的新事物,它促使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供了西洋音乐的技术、体裁和形式,对于“新音乐”的发展具有启蒙意义。 中国近代音乐 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瓜分日益加剧。中日“甲午战争”惨痛失败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促使了我国知识分子觉醒。他们提出了“抵御外侮”、“进行改革”、“救亡图存”、“力图自强”等口号。“戊戍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展学校音乐教育。 “学堂乐歌”的兴起 齐唱和简单的合唱也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掌握。不仅如此,在国内及日本,唱歌书也陆续得到刊行。“学堂乐歌”是后来音乐界对这些在“新式学堂”中所设音乐课及所唱歌曲的称呼。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化,多以“反帝”、“富国强兵”、“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