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除草剂药害(中国农药第一网)
除草剂药害(中国农药第一网)
/
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杀草原理:2,4-D 2甲4氯
1、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
2、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3、在分生组织积累
4、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特性: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叶期以后6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症状:
矮化、畸形,根、茎、叶、花及穗均产生明显的畸型现象。
1、禾本科作物受害表现:
葱状叶,花序弯曲、难抽出,出现双穗、小穗对生、重生、轮生等。
茎叶喷洒,使叶片变窄而皱缩,心叶呈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抽穗难,主根短,生育受抑制。
2、双子叶作物受害表现:
叶脉近于平行,复叶中的小叶愈合;叶片沿叶缘愈合成勺状叶。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
顶芽与侧芽生长严重受抑制,叶缘与叶尖坏死。
二、苯甲酸类: 麦草畏(百草敌) 草地平 杀草畏
1、主要用于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草坪。
2、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3、小麦拔节后使用易造成药害。
4、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注意漂移药害。
三、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1、禾草灵——伊洛克桑、禾草除 2、精喹禾灵——精禾草克
3、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 4、右旋吡氟乙草灵——高效盖草能 5、精噁唑禾草灵——威霸、骠马 6、喹禾糠酯——喷特 7、氰氟草酯——千金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杀草原理:
1、大多数被植物叶片吸收,在共质体内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品种如禾草灵除了被叶吸收外也能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
2、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3、作用于分生组织。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主要特性: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四、环己烯酮类:1、稀禾定——拿捕净(Nabu) 2、烯草酮——收乐通 3、吡喃草酮——快捕净
环己烯酮类杀草原理: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环己烯酮类主要特性:
①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近年合成了新的化合物,能够防除禾本科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 ;
②茎叶处理。
五、酰胺类除草剂主要品种:1、甲草胺(alachlor)——拉索 2、乙草胺(acetochlor)—禾耐斯
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杜耳、都尔 4、异丙草胺(propisochlor )——普乐宝
5、丙草胺(pretilachlor)——扫弗特、瑞飞特 6、丁草胺(butachlor)——马歇特、去草胺
7、敌稗(propanil)
安全性: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
除草活性: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
成 本: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
酰胺类杀草原理:
1、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2、敌稗抑制光合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
3、大惠利抑制细胞分裂和DNA的合成。
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特性:
1)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对某些阔叶杂草也有一定效果。
2)只有敌稗是触杀性除草剂,其它均为传导性的除草剂。
3)只有敌稗是茎叶处理剂,其它均为土壤处理的除草剂。
六、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品种:1、绿磺隆2、甲磺隆3、苯磺隆4、酰嘧磺隆5、胺苯磺隆
苄嘧磺隆7、吡嘧磺隆8、醚磺隆9、乙氧嘧磺隆10、环丙嘧磺隆11、氯嘧磺隆
环氧嘧磺隆13、噻吩磺隆14、烟嘧磺隆 15、玉(砜)嘧磺隆16、甲嘧磺隆17、氯吡嘧磺隆
磺酰脲类除草剂杀草原理:
1、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2、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3、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
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特性:
1)活性高,被称为超高活性除草剂;
2)大多数品种防除阔叶杂草;
3)用法灵活,多数即可茎叶处理又可土壤处理;
4)个别品种持效期长(绿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为长残留性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