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考试评价方法的初探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二课时表格教案
教学章节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3.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探究: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2.学生汇报,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黑板上并及时引导。
二、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1.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但是,你们怎么就说他们都是有生命的呢?有什么理由呢?
2.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3.谈话:都想到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来说一说。
4.小组汇报.交流,适时评析.反问。
(师生共同归纳到生命物体具有的几点特征:能够生长.能够繁殖后代.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等)
三、小结全课
1.谈话: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征,有这些共同的需要,我们说他们是有生命的。你又知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
2.学生回答,列举.判断: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
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
3.谈话: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通常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把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四、课内拓展
1.谈话:有生命的物体赋予非生命的物体以生命力,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生机,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生命世界的美景。
(配乐朗诵“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生机盎然……)
2.谈话:同学们,这是一首未写完的诗,请你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诗句继续往下写。
3.学生写小诗,师巡视。
4.展示、朗读小诗。
5.课堂结束:多美的诗啊,多美的画面啊……这就是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学生的获取是丰富的,让学生充分地讲,在汇报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到劳动收获的喜悦。教师引导的重点是把内容进行扩展,把认识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会有好处。
探究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走向深入的,适时的抛出问题,能让学生不断地增添动力,增强探究的欲望。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反映在教学设计中虽然不多,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却要准备好更多的安排,在小组汇报结束,适当的质疑反问,能刺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澄清认识。
创设良好的意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生命世界里,自由遨游,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美妙,产生对生命物体的亲近感,激发出热爱生命的真实情感,体现出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使本课的教学得到升华。另外,学生续写小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师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体现的过程。
附送:
?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上《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表格式教案
课 题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生命体进行观察
2、能利用语言、文字等描述观察后果
3、初步了解生命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学会爱护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亲身感受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让学生获得关于生命体的亲身感受
2、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体的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校园观察地点 观察记录纸 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2、能用多种感官对生命体进行观察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辨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
2、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观察生命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诗朗诵:
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勃勃生机,无声的树木在生长,美丽的鸟儿在歌唱。?????? 当我走进池塘,眼前一片粼粼波光,快乐的鱼儿在跳跃,青青的水草在舞蹈。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一起去寻找这些有生命的物体吧!板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二、引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想知道什么?
2、你认为有生命的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八》2课时教学设计.doc
-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体会.doc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doc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六》3课时教学设计.doc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毕业会考试题.doc
- 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离园的活动.doc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四》3课时教学设计.doc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英英学古诗》3课时教学设计.doc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要好好学字》2课时教学设计.doc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3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