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郑时期的开发
明鄭時代的開發:
自宋元以降,遷徙於臺澎的大陸人民以及聚於臺澎的海賊,事實上是海上的冒險家,亦是開闢臺灣的無名英雄;其中又以鄭芝龍與顏思齊較為突出,他們不僅和倭寇及日本關係密切,對臺灣的開發也功不可沒。
顏思齊曾以船十三艘奔臺,航行八晝夜,在笨港﹝北港﹞登陸,築寨以居。
鄭芝龍於崇禎年間,因閩地大旱而請求巡撫熊文燦,舶徙居民數十萬到臺灣定居﹝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以開闢荒地。
明鄭治臺其間,政治上勵精圖治,經濟上效寓兵於農之法,墾拓區域以承天府四周二十四里為中心,南達今恆春,北至雞隆淡水一帶,開墾面積比荷蘭人據臺時增加兩倍以上。
屯田制度係仿傚寓兵於農的古法,使野無曠土,軍有餘糧。明鄭時候開墾的土地,因臺南少良地而赤崁已然開發就緒,故屯兵開墾遠及於嘉義、鹽水港及鳳山等地,這種屯田開墾之地便稱為「營盤田」。 屯田地區主要有:新營、後營、後鎮、柳營、左營、果毅後、本協等幾十區。
明鄭於北路的開發,由於防臺軍事佈置的必要,從事開發道路,以利屯墾與防守,並傳播文化。而其開墾主要以南崁溪為著陸點開始,以南崁廟口之營盤坑為根據地,在此分為兩部分說明:
臺北盆地部分,朔淡水河而上,開拓其沿岸平原。
雞籠地方由安撫司何祐修復荷蘭人的舊城址,開屯招佃。
但大抵來說,明鄭的開拓事業南密北疏,所以開闢的區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軍隊及官員需要大量糧食,而鄭氏所據之中心位於南部地區,冬季多旱而缺乏雨水,故乃施行屯田制及發展水利,水利方面主要分為陂或作埤、湖或澤等,當時因限於人力物力,無法興建大型水利工程,上述多為簡便的築堤貯水之灌溉設施。
清代的延續:
滿清治臺之初,一則因有海禁令,二則原有墾區多以荒蕪,故開墾仍以南部為中心,半線以北多屬閩粵沿海居民冒險潛度來臺,及至康熙末年才廢除海禁令,開墾區亦逐漸北移,淡北一帶已漸拓展。
同治十三年六月,南路海防兼理番通知袁聞柝,由安平港乘船至後山,於卑南登岸,招撫東部番社;並派勇兵分南北中三路進行,開鑿通至後山﹝東部﹞道路。開通後沈葆楨於十二月上臺地後山請開舊禁疏,並於光緒元年由分巡臺灣兵備道夏獻綸,臺灣鎮總兵張其光連銜發出諭示,說明廢除所有不准人民渡臺及私入番地之禁令,同時在南路設恆春縣,中南番地水沙連設埔里社廳,後山番地設卑南廳施治。
光緒十三年,劉銘傳將理番同知與招墾委員的職責合併,在巡撫之下設全臺撫墾總局於大嵙崁,置撫墾局於山地各要點,並新設臺東直隸州代替卑南廳,臺灣番地開發至此大致就緒。
清代於各堡、里、鄉、澳的開發:
1.澎湖開拓最早,宋代已有漢人居住,清代以前有五澳,康熙時有六澳,乾隆時有一澳開拓。
2.康熙時代,開拓的中心在鳳山縣、嘉義縣、彰化縣、淡水縣及臺灣縣。
3.雍正時代,開拓中心在雲林縣、臺灣縣、彰化縣及淡水縣。
4.乾隆時期以開發貧瘠地帶,交通不便之區,山麓地帶為主。
5.嘉慶時所拓幾乎為番地。
開拓開始時耕地作點狀分布,人口並不多,待耕地形成線與面狀時才開始增加人口。
臺北平原的開發:
1.大加蚋堡的開拓:大家臘地方,清代稱為大家蚋堡,原是凱達格蘭族居住的地方,其區域以臺北盆地東方之基隆河與新店溪兩流域為區劃,包括今臺北市之泰半。至雍正年間,移民在淡水河東岸形成小聚落,逐漸發展成小市街,奠定今日萬華之基礎。這是臺北地區最早的市街,當時稱作艋舺,有艋舺才有大稻埕,隨後再興建臺北府城。
2.艋舺的興起:艋舺今名萬華,其原始市街形成於臺北市之西南一帶。艋舺,又名蟒甲,原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之處。以獨木舟載運溯淡水河上游大嵙溪與新店溪,與漢人交易,遂得其名。乾隆初年入墾者漸多,艋舺因有舟楫之便,遂成貨物集散中心,並開始與閩粵等沿海地區貿易。及至道光咸豐年間達到鼎盛,範圍亦延至鄰近之八甲庄,蔚為北部大都。
3.大龍峒的掘起:大龍峒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開發僅次於艋舺而早於大稻珵,乾隆時期同安人大量移入,故依音取義改名為大隆同,隨即日趨繁榮。而文人學士多視依山傍水之大龍峒為世外桃園,故此地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有「十步一秀,百布一舉」之諺。
4.大稻埕的發展:大稻埕位於淡水河一帶,康熙時因開墾大家臘堡而有漢人進入墾荒,當時少有店舖交易,平常居民均從事稻作,並在今永樂戲院後至建昌街派出所之間,公設一處曝曬穀物之大埕,平常則為作物交易場所。咸豐六年因興建城隍廟與媽祖廟,頗促進市街的發展。同時期舟車頻繁,已開始與大陸沿海貿易,咸豐十年更有外商來臺,北部即以大稻埕為中心,而劉銘傳來臺後更興建新市街,並把此地作為外國商人居住之處,促進地方的繁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肉制品生产企业名录83家.docx VIP
- 抖音小店运营实操手册(精华版).pdf
- 创伤弧菌脓毒症临床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活动――大暑《制作好喝的饮料和水果》防暑小知识 【幼儿教案】.docx VIP
- 风电场应急物资物资管理台账 (2).docx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smc-9021cems烟气分析系统说明书ii_11_30.doc VIP
- 小学课间活动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习题库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改错、简答、论述题).pdf VIP
- 信息管理学基础7信息服务.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