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docVIP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通用名称L-苏糖酸 英文名称:Magnesium-L-Threonate 分子式:Mg(C4H7O5)2?H2OL-苏糖酸营养强化剂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名称) 使用量 L-苏糖酸 01.03.02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3.66g/kg ~ 13.40g/kg 14.0 饮料类 0.37 g/kg ~ 0.730 g/kg 14.06 固体饮料类 15.85g/kg ~ 25.60g/kg 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及作用机理 1.常量元素镁的概述 1.1 镁的生理功能 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浓集于腺粒体中,仅次于钾和磷,在细胞外液仅次于钠和钙居第三位。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镁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体内所有能量代谢, 激活和催化大约300多种酶系统, 包括葡萄糖的利用, 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三磷酸腺苷代谢及膜离子转运等, 并与线粒体细胞及所有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有关。镁离子通过激活膜上的Na+—K+—ATP酶, 保持细胞内钾离子的稳定, 镁离子的改变也影响钙的代谢。所以镁具有维持心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的特殊作用。 1.2 镁缺乏对机体的影响 镁缺乏与钙代谢:低钙血症患者常有显著的镁缺乏表现,而镁耗竭也可导致血清钙浓度下降。 镁缺乏与神经肌肉兴奋性: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是镁缺乏的最初表现,严重时出现谵妄、精神错乱等。 镁缺乏与心血管疾病:镁缺乏引的镁代谢异常与各种退行性疾患的发生有关。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在正常受试者中,实验性镁耗竭可使尿溶血栓烷浓度、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以及血压增高,表明镁缺乏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另有报告低镁血症患者可有房、室早搏,房颤以及室性心动过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在手足搐搦发作时更为明显。四肢发冷而呈青紫色,自觉麻木。 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镁有关。水硬度高(含钙、镁盐高)的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较低,两者呈负相关。镁在血压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Ascherio,1992年; Ma等,1995)。膳食镁摄入量低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一项比较早期的研究表明,44名正常血压受试者的膳食镁摄入量显著高于46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受试者的镁摄入量(McCarron,1983年)。 镁缺乏与骨质疏松症:镁对骨矿物质的内稳态有重要作用,镁缺乏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 镁缺乏与糖尿病:有研究表明,镁耗竭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损害。 1.3 我国居民膳食中镁摄入量 中国居民每日镁适宜摄入量(AI值) 年龄 /岁 镁mg/d 0~ 30 0.5~ 70 1~ 100 4~ 150 7~ 250 11~ 350 14~ 350 18~ 350 50~ 350 孕妇 Pregnant women 早期 1st trimester 400 中期 2nd trimester 400 晚期 3rd trimester 400 乳母 Lactating mothers 400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食物的精细加工导致食物中的镁含量下降, 参考文献: 1、黄琴,梁惠,杜凤沛,镁的生理与临床应用,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第22 卷,第2期。 2、张建英,昆明地区部分儿童锌、铜、铁、钙、镁水平调查,《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9月第4卷第27期。 3、程茅伟,湖北省城乡居民膳食矿物质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4、刘红,克拉玛依市维吾尔族居民膳食调查,《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1年,第18卷第11 期。 5、李吉,范德贤,赵树杰,葡萄糖酸镁的毒性与安全性试验研究。 6、 高胜利,杨旭武,陈三平,L-苏糖酸镁的制备及标准生成焓,《物理化学学报》,2003,18(11)。 7、于红霞,新英,王淑娥, 郭冬梅,不同年龄人群膳食中钙_镁、铁、锌、铜、硒的营养状况分析。 8、栗彦芳,成年人膳食矿物质摄入与机体矿物质营养状况的关系初探,《营养学报》 2012 年第34 卷第3 期。 9、瞿礼萍,抑郁症与营养素的关系,《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 年第7 卷第1 期。 10、吕晓华,余华丽,骆田斌,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法调查医学生膳食镁摄入量,《四川省营养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 二、在拟添加的食品中添加与否的效果对比 1、目的:考察对的感官特性的影响。 . 材料和试验方法: (1) 材料:,(),规格为00mL/瓶。 (2) 试验方法: 1﹟样品:添加L-苏糖酸镁的试验品 g的L-苏糖酸镁添加到00 ml的中2﹟样品:基准品 产品的评定见下表 含L-苏糖酸镁的感官特性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