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线公园HighLinePark历史规划图一期二期三期完整图片丰富
?
?
?
?
?
?
?
?
?了解一下高线公园的来龙去脉吧。
??1 高线历史?高线穿越了美国工业社会时期纽约曼哈顿西区最具活力的工业区:肉类加工街区(Meatpacking)、西切尔西街区(West Chelsea)和克林顿街区(Clinton)。在高线建设之前,该工业区地面交通的铁轨和街道交叉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穿越该区的第10大道也因此得名为“死亡之街”。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交通问题,纽约市、纽约州政府和纽约中央铁路局于1929年一致通过了西区促进计划,高线成为其中重要的建设项目,并于1934年建成投入使用。最初的高线是从34街延伸至斯普林街(Spring Street)的圣约翰公园码头(St. John s Park Terminal),高出地面30英尺。它的建成使地面105个火车交叉口得以消除,市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与其它高架铁路不同,高线并不是沿着街道穿行,而是从街区中央穿行,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干扰,而且还可以直接接驳工厂和仓库,使得火车可以直接驶入建筑内部,把原料或成品直接送入或送出工厂,高线因此成为该工业区的“交通生命线”。到了1980年,随着高线所在工业区的更新(转变为艺术展览、精品服装店和时尚酒吧的集中区),高线彻底结束了作为肉类、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运输工具的使命。此后,高线也一直处于“拆与不拆”的争议之中。?1999年,由高线所在街区的两位居民约瑟华·大卫(Joshua David)和罗伯特·哈蒙德(Robert Hammond)发起的非盈利性组织——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的诞生,彻底改变了高线的命运。在“高线之友”积极有效的努力之下,废弃高线的更新计划得到了包括纽约市政府、高线拥有权的纽约铁路公司等政府机构和私人团体的共同支持,并最终决定将废弃的高线改造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高线公园。整个高线公园的建设一共分为三期:一期从甘瑟弗尔街(Gansevoort)到20街,长约0.5英里(约805m),宽为30到60英尺(约9到18m),大部分位于原来的肉类加工街区,小部分位于西切尔西区;二期从20街到30街,主要位于西切尔西街区的艺术展览区;三期从30街到哈德逊河以及34街的铁路站场,与规划中的新中城商业发展区河滨开放空间相结合。整个工程设计由詹姆斯·科纳风景园林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领衔,迪勒·斯科费迪欧和伦弗罗建筑设计事物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和荷兰园艺师皮特·欧多夫(Piet Oudolf)以及其他一些专项设计师共同参与。2009年6月9日,一期工程完成,废弃了30年之久的高线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高线公园。二期工程预计于2011年夏季正式对外开放。
2. 设计策略?结合高线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风景园林师旨在将这条曾经非常重要的城市运输线转变成后工业时代的休闲空间,创造“高线之美”。因此,风景园林师采取了“植-筑”的设计策略,通过改变公园步行道与植被的常规布局模式,将有机栽培与铺装材料按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结合起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体验。新“高线”景观独特的线性体验与哈德逊河公园的行色匆匆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悠然自得、超脱世俗。在保留基地的历史和野性的同时,体现出一个新型公共开放空间所应具有的功能性和大众性。“植-筑”概念是整个设计策略的基础——地面铺装和种植设计的设计呈现出软硬表面不断变化的比例关系,从高使用率区域(100\%硬质铺地)过渡到丰富的植栽环境(100\%软质绿化),为使用者带来了丰富的空间体验。?风景园林师在设计过程当中,一直致力于尊重高线的场地特性:它的单一性和线性,它简单明了的实用性,它的草地、灌木丛、藤蔓、苔藓和花卉等野生植被与道砟、铁轨和混凝土的融合性。最终,风景园林师从3个层面提出了高线公园的设计方案:首先是铺装系统,将条状混凝土板作为基本单元,在靠近植栽的接缝处被特别设计成锥形,植物可以从坚硬的混凝土板之间生长出来。植物的选择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修剪式园林,而是呈现出野性的生机与活力,再现了场地自身的环境特点和浅根性植物的特性。第二个层面是让一切放缓,营造出一种时空无限延展的轻松氛围,使游客放缓脚步流连其间。第三个层面是尺度的精心处理,尽量避免当前追求大而醒目的趋势,而采用一种更加微妙灵活的手段。最终,结合公共空间的层叠交错,沿着一条简洁有致的路线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空间,让游客沿途领略曼哈顿和哈德逊河的旖旎风光。
3 .设计概要?为了更好地表达高线公园的独特个性,在探索设计策略和设计元素的过程当中,风景园林师确定了高线公园景观设计的形式。对于高线公园的铺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