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单元学案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答案.docVIP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单元学案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单元学案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答案

学案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 汉初经济凋敝,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的政策。 2.汉武帝的“有为” (1)国力强盛: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和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安全。 (3)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深度点拨] 黄老之学中的“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新儒学的形成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 3.结果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重点精讲] 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社会正统思想。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思考 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目的。 (3)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怎样的心态?分析他产生这种心态的思想根源。答案 思想:“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提出上述观点。 (2)思想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神化君权;警诫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3)心态:既要维护君主权威,加强集权,又企图限制君主暴政。 思想根源: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学说。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措施 (1)重用儒士: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2)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汉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3)设立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设立学校:汉武帝命令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易混易错] 汉武帝的作为并非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根本原因: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2.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连线]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期,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出现新儒学。 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地位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秦朝遭到“焚书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