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doc

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时间安排、原料选择及配方、建堆发酵、做畦、消毒、装袋接种、覆土前袋内菌丝培养、脱袋覆土、覆土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及挑根补土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94-02   随着双孢蘑菇在天水地区的不断发展,传统地面畦床散料栽培模式难于利用二次发酵,加之重茬种植,病虫害逐年加重、产量逐年降低。与常规散料栽培法相比,双孢蘑菇袋式发菌栽培法前期菌丝在袋内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生长,能有效防止和减轻病虫害及杂菌污染,菌丝生长旺盛,且覆土前局部病虫害容易防治,对防治地面畦床散料栽培重茬病虫害效果显著。一般产量达到20~25 kg/m2,较常规散料栽培产量提高10 kg/m2。因此,双孢菇袋式发菌栽培法是今后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双孢菇栽培的又一新法。为了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结合双孢菇丰产栽培技术项目,集成总结出了双孢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栽培时间安排   天水地区一般选择在7月中下旬建堆发酵。   2 原料选择及配方   2.1 原料选择   主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牛粪、麦麸,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杂质,未发热;辅料石膏、过磷酸钙、石灰,要求未过期,无结块。   2.2 配方   配方1:棉籽壳52%、玉米芯30%、麦麸10%、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6%。   配方2:棉籽壳40%、玉米芯40%、牛粪12%、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6%。   3 建堆发酵   3.1 预湿   将棉籽壳和玉米芯摊开,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使料水比1.0∶1.5左右;将牛粪摊开浇透水(配方2),然后分别将棉籽、玉米芯料和牛粪(配方2)分别堆成宽1.2~1.5 m、高0.8 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堆,料少时堆成圆形,闷堆1 d,第2天建堆。   3.2 建堆   先将棉籽壳、玉米芯料和牛粪(配方2)和堆,再将1/2石灰粉、全部石膏、麸皮混合均匀撒在料上,然后开始倒堆翻料,对水分不足的地方要适当洒水。翻拌均匀后将料堆成底宽1.8~2.0 m、高0.8~1.0 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堆,用铁锹稍拍平料堆表面,然后用直径4 cm左右的木棍打孔,孔间距30 cm左右,再用若干根2 m长的木杆或竹竿沿料堆斜面竖放在料上,呈“八”字形,最后将薄膜盖在上面,既可以保温通风,又能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和雨淋,每天掀动薄膜5~6次。   3.3 翻堆   翻堆前如表面干燥,先用1%石灰水洒湿。翻堆时先将料堆两头1.5 m处和料堆表面10~15 cm处料铲下来,随堆形放到料堆侧面,先将中间好氧层发白腐熟较好的料拍碎放到底层及堆表。把下面厌氧层和表面干燥层料翻到中间;水分调节应掌握先长后短先多后少的原则。共翻堆5次,翻堆间隔天数分别为6、5、4、3、3 d。第2次翻加入过磷酸钙,第3翻加入剩余1/2石灰,宽度缩小到1.5~1.8 m,第4次和第5次每次翻堆一般不再加任何东西。前2次重点要调节好水分。每次翻堆后都应扎透气孔。   4 做畦   做畦时畦宽1 m,长度不限,两头离边50 cm,畦间过道宽60 cm,畦深15~20 cm,畦底要平,并在熏棚前做好。   5 消毒   对清理待用的栽培设施,在进料前用2%石灰水或石硫合剂溶液(重茬种植)喷洒设施四周及空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以提高熏蒸消毒效果,然后用硫磺10 g/m3,分点点燃熏蒸24~48 h;或用甲醛10 mL/m3,高锰酸钾5 g/m3,熏蒸24~48 h。   6 装袋接种   6.1 装袋前准备   取20 cm见方的光滑小木板,在其中间部位钉一截长5 cm、直径3 cm的光滑圆直小木桩,上头削圆以便轻松装上管子,再准备30 cm长、直径11.1 cm的PVC管或硬塑料水管一段,这样为一套专用装袋打孔器,有几个人装袋接种就准备几套。   播种装袋前将操作人员双手用来苏儿液洗净或75%酒精擦试,并将毛巾用来苏儿浸泡,其余用具如菌种盆、装袋器等用75%酒精或3%高锰酸钾一一消毒后开始装袋接种[1]。   6.2 装袋接种(3层料4层菌)   菌袋规格为24 cm×58 cm×0.002 cm。先将菌袋一头收拢,塞进PVC管内约2 cm,再翻转套在小木桩上,袋底先放1层菌种再装1层料压实,接着放第2层菌种,菌种尽量撒在袋壁边,中间少量即可,再装第2层料压实,同法再装第3层,最后在表面撒1层菌种,稍压紧料后拔出PVC管,使料中心成一通透的空心状,收拢袋口并塞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