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近几年春节,自贡市富顺县都举办了豆花文化节。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是说法最 A.据考证,商代的甲骨文上发现了有关大豆的记载——证实豆腐是从商代开始的 B.《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李时珍是大医学家,其说法可信 C.宋人寇宗《本草衍义》载“生大豆,又可硙为腐,食之”——说明豆腐源于宋朝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 “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了豆腐 25.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26.“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2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28.“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29.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三 A.戏曲是文人创作、传播儒学的艺术 B.戏曲艺术源于民间、反对儒家伦理 C.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 D.戏曲是政府普及文化的艺术形式 3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不同于洋务派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 A.“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B.“立国之道,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 31.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14—17世纪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 A.第一次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 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32.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一书中把毛泽东政治思想分为:探索时期(五四运动之前)、形成时期(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失败)、成熟时期(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曲折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1976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农民问题重要性 B.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和平赎买,逐步过渡”,毛泽东指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道路 3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与史实符合的是 史实 推论 A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标志京剧的正式形成. B 1949—1957年大批知识分子归国 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准备了人才 C 达尔文提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可以用来合理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 D 莫奈创作了《日出·印象》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由此形成 34.据民国初年《泸县志》记载,辛亥革命后各种民间社团应运而生这些团体均“由人民自 有文化促进会”,这表明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政党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C.社会风貌根本改观 D.民众现代意识增强 35.有同学在研究某问题时将“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俄国在克里木战 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工业革命在亚洲各国扩展 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秦汉为例,说明百家 争鸣中的思想对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普遍适用性 ?简要说明这些法则对法国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12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保守与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它 开始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引起过很多争论。有人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从洋 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始终都存在着“保守”与“激进”两种思想 势力,二者长期处于矛盾对立状态,相互激荡。但也有人认为,“激进”与“保守”,其社 会功能并非截然相反,往往具有不少相似性,与西方近现代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