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昆曲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实践-昆曲调查

“两课”及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报告 题 目:昆曲发展情况调查        专 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  级:机电一体化12-8专班         姓 名: 蒋荷林、朱涛、丁卫高     学 号:12024081122、12024081119、12024081120 指导教师: 张晔庚          实践地点:昆山昆曲馆         实践时间: 2013.7.1-2013.7.7          调查对象:昆曲        调查方法: 资料查阅法          实践成绩:                  2013年 8月 25 日 实践报告要求:(反) 1、统一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及装订; 2、标题用二号宋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 3、每份报告字数不低于2500字,小组合作:每成员撰写字数不得少 于1500字,报告总字数按人数累加。 4、调查报告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过程、结论、建议等 5、交打印稿和电子版(文件名:题目+班级+姓名)并做成PPT汇报,需附调查时的真实图片。 昆山昆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前言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我想是戏曲吧。 历史像一堆灰烬,但在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扒发已经冷却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 小时无意间看到苏州昆山的昆曲牡丹亭,就被它吸引,优美绚烂的文辞,刻画柔情似水的人物形象,深深让人折服。随着学识的见长,我懂得了许多,同时也愈发的喜欢上了这种悠扬婉转的江南戏曲,如今就学于苏州昆山,使我更方便地近距离了解它。 昆曲简介及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诞生于元朝末年的昆曲有六百年多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为什么说,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600年的历史,是什么使他经历百转千回?是什么赋予它穿越时空的力量?又沉淀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审美?带着种种疑惑与不解,我利用暑期,对其进行了一番了解与认识。 带着一种憧憬与想象,我们进了昆山亭林园的昆曲馆,零距离的亲近这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昆曲又称昆山腔,昆曲发源于元朝末期江苏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柔和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艺术表演。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从明朝起,由于江南文化的崛起,由于苏杭地位的提升,江南文化领导中国文化潮流,无论在书画方面,在绘画方面,在文学方面,在戏曲方面,在明清两代,文人的文化和审美趣味成为领导中国的文化潮流。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在流传于苏州民间的“昆山腔”基础上,创造出“水磨调”。新声腔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集中了南曲柔媚婉转的特点,同时吸收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唱腔,这使以魏氏新腔演唱的民间戏剧在吴中大受欢迎。1421年明自南京迁都北京。随着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移以及北京经济的繁荣,明嘉靖时期始,南方新兴诸声腔(包括昆山腔),开始传入北京,改变了宫廷演戏仅以院本、北杂剧承应的情况,而南戏复兴后尤以“弋阳腔”最受欢迎,宫廷和民间宴会唱弋阳已成惯例。明末昆曲传入北京,主要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等三种形式而存在。从明末到清中叶,昆曲在北方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宫廷大戏的编纂以及家庭戏班、职业戏班演出的繁盛;诞生了有如《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经典之作。但是,明清时期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是不平衡的。明万历年间到明末,除了昆曲在北京的流传和演出比较彰显外,北方天津、河北、山西也有昆腔的演出,但北方其他地区目前还未见记载。清代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昆曲的演出比较繁盛,辽宁、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边疆地区也有昆曲演出。这些地区共同为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清朝未年到民国年间,昆曲在北方的延续主要依靠折子戏演出和王府昆弋班、河北民间昆弋班演出来维持。明清时期,在诸多文献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宴请宾客时,常会在宴席后听会小曲,而小曲又以昆曲为主,可以想象,他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听着昆曲。从塞外的九边重镇到京师,到云南边陲小镇,昆曲以一种如火如荼的狂热场面席卷全国。 昆曲为什么会如此令人着迷,令人疯狂?我和我的组员一起去了昆山周庄,聆听了纯粹的昆山本地昆曲,我们被其优雅的品格,原生地的氛围,锦心秀口的滋味所感动,所迷恋。我们感受到穿越百年前的剧作家们的神奇韵味,剧作家们写下来将园林景色和人物情感融为一体的昆曲,几百年来不知多少人为之落泪,为之怅然。使现代的我们有种不到园林知春许,良辰美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