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导向学习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自我導向學習理論 本節共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自我導向學習的理論及自我導向學習的相關研究。 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 近年來,國內、外對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主張相當多,Rogers (1983)把學習的個人層面視為是如何學、如何改變及如何適應的歷程。Bruner(1966)著重讓學習者成為自給自足的人(self-sufficient )。Kidd(1973)建議教育要使其對象繼續成為能進行內在指引(inner directed)及自我操縱(self-operating)的學習者。有些人認為自我導向學習就是自我獨立的學習,完全不需要靠外在資源的一種個人式的學習方式。這並不完全正確,自我導向學習雖然隱含著自主、獨立的意思,但卻並不是要將學習與社會脈絡或社會資源隔絕;反而是要在社會的情境中,藉助所有可資利用的資源,進行自我的學習與成長。Moore (1973)認為,自我導向的學習不是自我隔離的學習;Tough(1979)也指出,成人在學習過程中,通常希望得到較多的協助。Boyd et al.(1980)定義,自我導向是一種具有主動性、責任感且能下定決心,去做決定的一種人格特質。人文主義的教育者更將注意力放在行為改變的目的、人內在的情感及自己獨特的特徵與能力;也主張為自己作抉擇並為自己負責。因此,學習的主權在學習者自己手中,學習者必須肩負起學習的重責大任,每個人都為自己安排學習的活動;這個看法肯定了自我導向學習的必要性。Merriam and Caffarella(1999)整理文獻,更明確的列出自我導向學習的三個漸進的目的,最初為增進成人學習者在學習中自我引導之能力;接著要使轉換學習(transformation learning)成為自我導向學習的中心;最終要讓解放學習(emancipatory learning)及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成為自我導向學習的一部分。也就是從自我引導到批判性反思,最後發展出合作性行動。Candy(1991)更開放解釋,指社會活動是一種學習,不管是獨自學習,個體都須與團體作緊密結合。Grow(1994)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學習者可由低自我導向學習特質與能力,朝著高自我導向學習特質發展的一種教學法。王素琴(1995)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指的是,學習動機、自主性和自願性的學習過程,學習者都能自我控制。鄧運林(2000)認為,自我導向學習是指,學習者自行選擇學習方法與有效地將周遭人、事、物等學習資源,持續不斷進行學習活動,使其成為可用資源,以致發揮最大學習效果。紀詩瑩(2002)認為,成人自我導向學習即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個體是學習的計劃者、執行者、評鑑者更是學習的受益者。個體的自我導向學習不僅是對自身成長與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其對組織發展間的連結也是密不可分。 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自1966 年由Tough 提出後,這個詞語即被廣泛使用。之後,不同學者分別提出不相同的學習名詞,因此,自我導向學習有許多相同的名詞,如:自我導向研究(self-directed study)、自我計畫學習(self-planned learning)、獨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個別研究(individual study)、自我教導(self- instruction)、自我教學(self-teaching)、自我研究(self-study)、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發現學習(discoverylearning)、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及自學(autodidactism)等(Brockett Hiemestra, 1991; Guglielmino, 1977; Tough, 1979; Gerstner 1992)不勝枚舉。由這些類似的詞語,可看出自我導向學習具有自己起始、自己主導及自行掌控的特徵。 如前述的自我導向,二十幾年來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也由於學者們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與知識,再加上學習的多樣化,使得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一直沒有精準的定論。Gerstner(1992)就選擇性的提出以下幾位學者的定義,如表2-4-1。 表2-4-1 自我導向學習的定義 學者 定義 Knowles(1975)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過程,就是個體在有或無他人的協助下,診斷自己的學習需求、決定學習目標、確立學習資源、選擇和執行適當的學習策略,並評估學習的結果。 Cave(1975) 自我導向學習就是有關個體能合作的去計畫和管理學習,以達到個人、社會和執業的發展。 Skager(1978) 自我導向學習就是個體能設定自我的學習目標、學習計畫和執行學習與評估學習成果。 Gelp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