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西方近代主义代表建筑及建筑大师 3.1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的探索 l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工业的快速发展已从纺织等轻工业转至重工业,钢铁产量大增。同时,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建筑科学的巨大进步,出现了新的结构技术、新的施工设备、新的施工方法。这些为突破建筑长久以来在高度和跨度上的局限创造了条件,使建筑在平面与空间上的设计更为自由和解放,并逐渐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3.1.1建筑新材料 l775-1779年,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了第一座生铁桥,桥的跨度达30米,高12米 。 1793-1796年伦敦出现了一座形式更新颖的桥身用生铁制成的单跨拱桥——森德兰桥,全长72米,是同时期构筑物中最早、最大胆使用新材料的尝试。 1786年,维克多·路易斯(Victor Louis)设计的巴黎法兰西剧院的屋顶就采用了铁作为结构材料。 1801年由瓦特和鲍尔顿(watt and Botllton)设计的英国曼切斯特萨尔福特棉纺厂(The Cotton Mill,Salford)是个7层的生产车间。采用生铁梁柱和墙混合承重的结构,铁构件首次采用了工字形断面。 1829-1831年,方汀(P.Fontaine)为巴黎旧王宫设计奥尔良廊的拱顶时,采用了铁构件和玻璃配合的建筑方法,这是最早在建筑中采用这两种材料组成的新体系的实例。 1833年,楼豪特(R0uhault)设计的巴黎植物园温室,完全采用了铁和玻璃这两种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2建筑新技术 这种框架结构最先在城市化发展最快的美国得到应用。1854年,伯嘉德斯(James Bogardus)设计了一座5层楼的印刷厂——纽约的哈帕兄弟大楼,采用的就是生铁框架的结构,标志着美国“生铁时代”的到来。在1850-1880年间,美国建造了很多用生铁构件作门面或框架的商店、仓库和政府大厦,单单西部的 贸易中心圣路易斯市的河岸上就聚集了五百多座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虽然这些建筑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替代了古典建筑的沉重稳定,把框架生铁柱之间的墙体改成大面积的玻璃窗户,但仍然保留了柱式、檐口线条,甚至拱券等古典形式。 随着工业建筑的出现和建筑向高空发展的趋势,垂直运输成为建筑内部交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促使升降机的发明和运用。美国在这一方面领先于欧洲。最初,升降机仅在工厂中使用,后来逐渐用到一般的高层房屋中。第一台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奥蒂斯(E.G.Otis)在美国纽约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并在1853年的世博会上展出。1870年贝德文(C.W.Badwin)在芝加哥发明水力升降机。1887年开始应用电梯。欧洲是在186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才安装了一台水力升降机,1889年用于当时世界最高的构筑物——艾菲尔铁塔内。 由于生铁框架结构的成功运用和垂直交通工具的发明,高层建筑得到了建造的可能。第一座按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10层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由拜伦·詹尼设计,但它仍拥有古典比例的外衣。从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开始,高层建筑在美国的土地上,尤其是在芝加哥猛长,成为19世纪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高层建筑最多、最密集的地区。 3.1.3建筑新类型和新形式 生产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需要接受教育、去工厂或公司上班、购买生活必需品、观看表演、参加展览会、来往于不同的城市之间。于是产生了新的建筑形式,如学校、图书馆、办公大楼、百货公司、市场、博览会、车站等,它们对空间和功能有着新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传统的建筑形式已不适应这些新的建筑类型的使用。于是,从19世纪后半叶期,在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的建筑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建筑师们开始了新建筑形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相配合的尝试,开始了建筑创作新方向的探索。 (1)巴黎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和国立图书馆 拉布鲁斯特(H.Labrouste,1801~1875,法国)是较早探索铁造建筑新形式的建筑师之一。 1843~1850,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对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二楼的阅览大厅采用类似帕埃斯图姆“巴西利卡”的平面形式,呈现出优雅的新古典主义气息。 巴黎国立图书馆 1860~1868,巴黎国立图书馆 藏书库,他用铁件和采光玻璃顶棚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室内氛围 (2)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 全长达564米 (即1851英尺,象征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宽124米,建筑面积共达7.4万平方米,中间高向两边跌落式的共五跨,以玻璃长度4英尺的两倍(8英尺)为模数,3300根铁柱按48英尺的间距分布在三分之一英里的长度中,而18000块玻璃填充于铁柱所支撑的铸铁骨架里。 水晶宫标志着建筑在规模、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施工速度上的巨大飞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旅游地理作者杨载田第三章中国的旅游市场课案.ppt
- 中国旅游地理作者杨载田第十二章西北丝路文化绿洲草原大漠风光旅游区1课案.ppt
- 中国旅游地理作者杨载田第十章西南民族风情岩溶山水风光旅游区课案.ppt
- 中国旅游地理作者杨载田第四章中国的旅游产品课案.ppt
- 中国旅游地理作者杨载田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导论课案.ppt
-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作者邱德玉0前言与目录前言与目录课案.ppt
-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作者邱德玉第2章2中国旅游历史文化课案.ppt
-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作者邱德玉第4章第4章园林文化课案.ppt
-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作者邱德玉第7章第7章民间文化工艺课案.ppt
-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版)作者邱德玉第9章第9章中国旅游山水文化课案.ppt
- 中外建筑简史(第2版)--郑朝灿第4章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及建筑课案.ppt
- 中外建筑简史(第2版)--郑朝灿第5章西方当代著名建筑师及建筑课案.ppt
- 中外建筑简史(第2版)--郑朝灿第6章中国近代建筑师及建筑课案.ppt
- 中外建筑简史(第2版)--郑朝灿第7章中国当代建筑师及建筑课案.ppt
- 中外园林简史作者易军吴立威课案.ppt
- 中文DreamweaverCS3案例教程(第二版)作者沈大林等第八章课案.ppt
- 中文DreamweaverCS3案例教程(第二版)作者沈大林等第二章课案.ppt
- 中文DreamweaverCS3案例教程(第二版)作者沈大林等第九章课案.ppt
- 中文DreamweaverCS3案例教程(第二版)作者沈大林等第六章课案.ppt
- 中文DreamweaverCS3案例教程(第二版)作者沈大林等第七章课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