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文化浸润的齐鲁名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徂徕山:文化浸润的齐鲁名山.doc

徂徕山:文化浸润的齐鲁名山   山东泰安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泰山南北相望,北距泰山20公里,南临曲阜,西靠大汶口文化发祥地,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13.5万亩,是山东省第二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主要植被是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87.8%,植被覆盖率92.4%,活立木蓄积量60.5万立方米。森林植物1110种,有银杏、水杉、红松、杜仲、核桃楸、黄连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种,有树龄10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000余株。龙凤松、迎客松、一亩松等4株千年古松树形优美、长势旺盛,被林业专家赞叹为“中华第一松”。寺庙道观周围,还分布有近500株奇特壮美的古栎树。。森林公园有草本植物806种,其中包括以何首乌、黄精、紫草、泰山参组成的“泰山四大名药”为代表的名贵中草药近百种。徂徕山有鸟类15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有兽类动物30种,两栖类动物7种,昆虫则达740种。   徂徕山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9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2006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自然保护区、被山东省旅游局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徂徕山园区。   这里的岩石为太古界泰山杂岩,周边地带有灰岩出露,山体突兀峻拔,峰峦嵯峨,沟谷幽深,绵延起伏。山上奇峰怪石遍布,姿态万千。西面、北面有柴汶河,南有牟汶河,三面环水,山水相映,形成“汶水徂徕如画”的美丽画卷。徂徕山森林资源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据史料记载,徂徕山历史上“松柏森森”,诸多朝代的名篇巨作中都有“山多美松”的记载:《诗经?鲁颂》称“徂徕之松”;《水经注》记“山多松柏”;《邹山记》载“犹有美松”等等。“独秀峰前落照红,千岩飒飒晚来风”的“徂徕夕照”更是著名的“泰安八景”之一。景区内层峦叠嶂、风光宜人,山体连绵起伏、沟壑遍布、流水潺潺,是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地质文化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成景:春季樱花如火,连翘似锦,槐花飞雪,漫山飘香;夏时草长莺飞,野花盛放,飞瀑流泉,犹如天籁;秋来丹枫如染,槲栌金黄,天高气爽,鲜艳耀眼;冬至青松万叠,明月千涧,白雪皑皑,气象万千。   森林公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瞬间值可达到每立方厘米1.8万个,整体平均值为每立方厘米7000个,PM10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0.026毫克,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0.007毫克。同时,徂徕山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山下四季分明,山上春秋相接,山上气温比山下低3℃~6℃。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泉水遍布,涧水清澈见底,四季长流。,受地形和植被的影响,山地小气候明显,冬暖夏凉特点显著,山区空气含氧量明显高于周边,是天然吸氧保健场所,已成为“自驾游胜地,消夏者天堂”。   徂徕山历史文化深厚,人文遗迹众多。徂徕山是《诗经》、《山海经》、《水经注》记载的重要名山,是古代文人游览、隐居与吟诵的对象。曾子、诸葛亮、唐代国子监博士王希夷、 “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金代党怀英,清代赵国麟等都曾在徂徕山隐逸或居住。公元737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淑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留下大量名篇佳作,世人时称“竹溪六逸”,清朝乾隆皇帝游历徂徕山时也曾发出“六逸怀竹溪,高风迷所处”的咏叹。魏文学家曹植、金末文学家元好问、明末文学家王世贞、清朝文学家王士祯也都曾登临徂徕山。同时,徂徕山还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西汉后期赤眉军起义、春秋时期“吴王伐齐”都曾将司令部设在徂徕山。   主峰下的梁父山为八大禅地场所之一。据史籍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历代帝王君主封泰山必禅梁父,故梁父山有“地神”之称,《史记?封禅书》记载:“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秦始皇于二十八年,汉武帝于西汉元封元年、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均登封泰山又降徂徕山禅梁父。孔子登梁父,作《邱陵歌》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张衡以《梁父吟》喻仕途险恶;诸葛圭曾任梁父尉,诸葛亮随父宦游,好为《梁父吟》,因此,梁父山有着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徂徕山有光华寺、二圣宫、四禅寺、青云寺、隐仙观、蓬莱观等寺庙道观30余处。光华寺为最早传入泰安寺庙之一,相传孔子游历徂徕山,恰逢老子亦在此卧禅悟道,便向他请教“礼”的问题,后人仰慕二位圣人的贤德,建二圣宫祭奉。“大般若经”和“般若波罗蜜经”摩崖石刻与泰山经石峪齐名。历史的积淀给徂徕山留下了中军帐、竹溪六逸、作书房等名胜古迹十几处,“独秀峰”、“炼丹炉”、“贫乐岩”、“观涛”等隶、草、篆名人石刻几十处。   徂徕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