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哲会论文
依靠與平等:論Kittay愛的勞動
(Dependency and equality: Kittay on Love’s Labor)
吳秀瑾
前言
自從Gilligan 發表In a Difference Voice以來,激起無數討論道德認知的性別化議題(戴華 2001),比如女性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和男性正義倫理的本質主義二分法觀點,在女性主義陣營中就引起熱烈的爭論,贊成者認為關懷倫理才能確實掌握與描述女性(道德)人格的特質-體貼、細心、利他,這些美德所體現的道德特點是重視切身經驗、講究關係脈絡與不可必免的偏私(partiality),以上雖然與傳統道德所講求的普遍性與中立性(impartiality)有著根本的差異,但是關懷倫理主張上述特點都是難能可貴的美德,而非進行道德判斷時的絆腳石。反對將關懷和女性本質劃等好者對女性再度戴上的美德桂冠感到深切憂慮,因為如果社會的性別勞動分工仍然一如既往,那麼贊成者所標舉的關懷倫理就會是生命中最難以承受的重負。在正義與關懷各執一端的論戰中,女性主義者是應該切斷女性與關懷倫理的千絲萬縷,不再在女性沉重的肩膀上繼續落井下石?還是女性主義者必然無法輕易拋開關懷倫理的本質連帶,因此吊詭的將揹負的重擔更加合理化,越發無法擺脫照顧者的貧窮化(Kittay 1999; Tong 2002)?
以上女性主義的兩難困境的僵局有了另類的出路。Eva Kittay(1999)指出一條既擁抱關懷倫理,又能夠擺脫照顧者貧窮化;既能肯定關懷倫理所承擔的道德義務,又能從照顧的義務中實現愛與自我成長。如何可能?Kittay 的論證包含幾個重要步驟:首先,她以M. Fineman(1995)所提出的依靠關係(Dependency relation) 為人類的主要生命境況,立論關懷倫理的去性別化。再者,她以R. Goodin(1985) 的易受傷害模型(Vulnerablility Model)為主,立論關懷倫理的道德人格與道德基礎。第三,她以A. Sen(1992)的能力取向(Capability Approach)為理論基礎,立論關懷倫理的社會公正基礎,主張公共政策的社會資源分配應該著眼於以關係為準(connection-based)的依賴關係中,使照顧者在社會資源的協助下,可以發展其基本能力以追求其個人福祉。最後,整合以上的理論特點,Kittay以依靠批判(the Dependency critique)立論關懷倫理的社會正義,批判John Rawls代表的自由主義公正理論不公平的對待依靠關係。
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根據以上所列的四個要點,討論Kittay(1999)的主要思想脈絡與論點,掌握依靠與獨立間的種種問題,包括:依靠難道不能涵蓋在強調獨立(道德)判斷的公領域中嗎?如果依靠被冠上道德病人的封號,依靠可能和獨立性的特質一樣受公領域重視、有其內在價值?如果依靠性是生命的境況,獨立性是規範性的價值,追求規範性是否使我們盲目於腳下的生命的境況?如果依靠性是生命的境況,以依靠的特質為公民的人格要件,社會可以發展出何種規範性的價值?關懷的道德特質難道不應該比獨立的理性特質更具有道德的優先性?
第二部分旨在評論Kittay依靠與女性主義的關係,問題包括:如果女性一直是以獨立為兩性平權的目標,那麼當女性重視依靠與關懷美德,是否是回歸到充滿陷阱的社群意識?還是跳脫以男性為主以獨立取向的價值體系,為女性主義奠立真正掌握女性特質的女性運動高峰?為充分討論上述問題,在此部分中將從Nussbaum(2000)與Kittay觀點的對比中,凸顯出兩種關懷的立場,分別是Nussbaum所主張的以獨立性為主的關懷(Independence-based care)與Kittay以依靠為主的關懷(Dependence-based care)。
本文的結論是:Kittay 以依靠為主的關懷是關懷倫理發展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除了讓關懷倫理擺脫二分法的僵局外,女人不追求獨立,就是投入社群的傳統窠臼,重視從人類生存處境出發的關聯性,不等於是接納社群的傳統價值。此外,關懷倫理是一般化的道德觀點,如果人人都應該具有關懷的道德情感,那麼培養獨立和培養關懷都是增進生命福祉的必需,缺少一樣都是人格的不足。當社會僅強調道德理性與獨立性的道德重要性時,我們應該扭轉這樣的偏差,從普遍從事依靠工作的女性身上學習關懷美德,深深記取我們都是母親的孩子。
本文
Kittay’s Love’s Labor 的理論背景與幾個重要論証:
(1)人類的生命境況:依靠(Dependency)
如果生、老、病、殘障與死亡是人生的寫照,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會面臨的處境-敖敖待哺的幼兒、需要陪病的急症或慢性患者、行動不便,無法自理生活的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