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用三段式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巧用“三段式四环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于教师课前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环节中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课标和教材,应做到四忌 四忌 浅 搬 偏 泛 浅——浅尝辄止 我们有的老师在研读课标和教材时,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了,浮光掠影,不能深入地、持之以恒地钻研 。如沪教版上没有《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有的老师就认为不需要学习碳单质的性质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其实在课标中就有相关要求,在P23、P21、P28、P30页都牵扯到了它们的性质及应用。 P21——CO的还原性 P28——C的可燃性(课本的P90) 搬——生搬硬套 当我们心浮气燥,无心钻研,又急于完成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不顾实际情况,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 ,照抄别人的办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把教学目标照搬到学习目标中,把教参书上教案当成自己的学案用。 偏──偏重就轻 由于钻研的不够透彻,所以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找不到知识的重点,就会偏离重点,相反还会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在学习结晶的时候有一位学生拿着这样一道广度和深度超出范围的题问我 : 一定温度时,盐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向此饱和溶液中加入R克A的无水盐,温度不变时析出W克带有一定量结晶水的A盐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为: A.R×16.7%克 B.W×16.7%克 C.(W-R)×16.7%克 D.(R+W)×16.7%克 本题涉及的基础知识: ①部分无水盐+水→结晶水合物 ②母液都是饱和的 本题的分析过程: Wg结晶水合物=加入的Rg+减少的饱和溶液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为: (W-R)×16.7%g 泛──泛滥成灾 我们有些老师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课标和课本,大量补充知识点,他们没有想到过多的不分阶段的知识也会成为祸害,造成贪多嚼不烂的现象,还增加了化学难学的倾向。这就是知识泛滥成灾。 如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很多年以前是难点重点,现在课标中早已删除此部分内容,而有的课外参考中还有相关内容,如果我们不加以识别,给学生补充上,那么我们给学生增加了多少负担。还有结晶水合物的复杂计算、牵扯多个化学反应的复杂计算等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否则就会吃力不讨好。 第一环节中要准确、深入地解读课标教材,应该深挖广思。 深挖即深入细致的挖掘课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消除学生理解知识的障碍。 如沪教版的第三章第二节中对相对原子质量是这样定义的:“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这里面“一种”往往被学生忽略,以至于学生们认为一种元素中包含的原子都一样,氧原子都一样,氢原子都一样,其实我们都知道它们的中子数是有差别的.正是因为这点偏差导致对第三节中元素的理解出现障碍:“元素的种类为什么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而不能是其他的如中子数、电子数?” 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深、要细,考虑到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 广思即广泛思考教材的设计意图,从整个初中教材设计思路到每个实验的设计目的都要加以思考研究 ,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教育理念,使其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沪教版中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设计思路就是由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归纳总结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这种归纳总结的科学研究方法经常应用在科学探究中,应该加以强化。 又如沪教版中关于中和反应的活动探究,设计了3个实验如下: 实验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加入,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2: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3: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1: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⑴盐酸和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中性的物质 ⑵原氢氧化钠和酚酞生成的红色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到底是哪种原因呢?取决于一种物质—酚酞,即酚酞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存在则证明原因⑴的可靠,原因⑵被否定.因此实验2的设计是有必要的,它使得此探究性实验更严密,且有说服性. 我们在集体备课时有很多人认为这三实验就是为了证明酸碱可以反应,而且放热。那么实验3到底能说明生成物是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然气增压用涡旋压缩机数学模型-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doc
- 天相·地之元.doc
- 太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resent.me.ppt
- 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ppt
- 太阳系行星介绍.ppt
- 太阳系资料.doc
- 太鲁阁族报告.ppt
- 头好壮壮健康久久营养推广-嘉义县营养午餐教育资讯网.ppt
- 奋斗拼搏再创佳绩!-邯郸教科所.ppt
- 奔腾动力招聘简章-长沙理工大学.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球及中国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固定搭配大全.pdf VIP
- 电力系统500kV串补保护的配置及动作逻辑原理详解培训.pptx VIP
- DB42_T 268-20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工程技术规程.docx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成人外周动脉导管留置与维护.pdf VIP
- 四宫格四阶数独学习材料包(完整版)-附带讲解和练习-适合零基础.pdf VIP
- 220kV升压站SVG设备安装.docx VIP
- 汽车灯光系统检修教学能力比赛教案.pdf
- 2023水电工程地下建筑物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