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及块茎不同基质催芽效果研究.doc
白及块茎不同基质催芽效果研究
摘要 2015年9―12月,在贵州省植物园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白及催芽试验。试验将白及块茎分为3个等级,设置5种基质,从白及块茎出芽率、平均苗高、平均根长3个指标评比出最适宜的白及块茎催苗基质,结果表明:松毛腐殖土、珍珠岩为最佳催芽基质,纯田园土最不适宜。该结果为白及大田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关键词 白及;催芽试验;栽培技术;不同基质
中图分类号 S56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62-02
Research on Sprou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 About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
REN Qi-fei QI Yan-qiang ZHANG Jia-chun LU Qian *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Guiyang Guizhou 550004)
Abstract We took a three-month long sprouting experiment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in 2015.We divided the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 into three levels and comparison the best matrix in five kinds of substrate by the tuber budding rate,seedling height,average root length of Bletillae striatae Rhizom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ne humus and pearlite were the best substrate,pure pastoral was not suitab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theory and method to the field production of Bletillae striatae.
Key words Bletillae striatae;sprouting experiment;cultivation techniques;different substrate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系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刀口药、连及草等,以干燥块茎入药,味苦、甘、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2]。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等省[3]。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宜种于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因其种子没有胚乳,在自然状况下萌发率极低,白及野生资源非常稀少[4],加之多年的乱采乱挖导致白及野生资源更是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5]。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白及的用药需求急剧增加[6],而人工扩繁与栽培是保护珍稀药用植物的有效手段之一[7-8]。
目前白及仍以块茎栽培为主,关于白及栽培技术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报道[9-12],白及栽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年栽培,多年成药[13];二是块茎腐烂病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14];三是各地因块茎种质不同,造成栽培措施的参差不齐[15]。本试验针对白及栽培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认为在白及播种前有必要进行合理催苗。2015年9月开展了白及不同基质催芽试验,通过试验的开展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催芽的基质,并为白及的大田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地处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6°55′之间,平均海拔1 000 m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8 ℃,夏季平均温度为23.2 ℃,其中5月平均气温可达20.2 ℃;6月平均气温为23.4 ℃;7月平均气温为25.9 ℃;8月平均气温为26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5 ℃。
1.2 白及块茎来源及分级特征
供试材料为收集保存的同一批次白及块茎,块茎饱满,无根,无芽且个体大小不一。将收集的白及块茎按照其大小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种百粒重约为927 g,Ⅱ级种百粒重约为410 g,Ⅲ级种百粒重约为187 g。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服务于大田生产为目的,选择的基质皆为常见、普通的基质。分别为为松毛腐殖土(A)、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