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圃地下害虫小地老虎的发生与防治.doc
苗圃地下害虫小地老虎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根据苗圃地下害虫小地老虎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减少对苗木的危害。
关键词 小地老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21-01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发展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全球范围看,生态恶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而林业具有缓解这些问题的多种功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决策,把对林业的认识、重视、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加快林业发展的热潮。因此,林农都从林业发展的基础入手,建立苗圃、采种、育苗、培育良种壮苗、造林。但大部分林农对培育良种壮苗过程中的苗圃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缺乏经验。现就苗圃地下主要害虫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介绍如下。
苗木的病害,除少数以外,几乎都能在大树上发生。但是同一种病害如果发生在苗木上时,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严重。主要原因:苗木组织幼嫩,对病害的抵抗力弱;幼苗植株体积小,受病部分的面积往往占全植株面积的很大比重;苗木植株密集,易受暴干暴湿和骤冷骤热的影响,适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引起病害的流行。但由于苗圃面积小,管理细微,因而各种防治措施较易实施。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又名土蚕、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固原市原州区发生极普遍,以河滩地、水浇地发生严重[1-2]。小地老虎食性很杂,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苗,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3 mm,翅展40~54 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前翅外延线至中横线褐色,内横线外横线双线暗色波浪形,翅中部有肾状纹和环状纹,后翅灰白色。卵 半球型,直径约0.5 mm,高约0.3 mm,表面布有纵横交叉的隆起线纹。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卵顶上呈现黑点。幼虫:圆筒形,体长37~50 mm,体宽5~6 mm。头部褐色;体灰褐色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布满颗粒;前胸背板暗褐色;胸足与腹足黄褐色。蛹:体长18~24 mm,宽6.0~7.5 mm,红褐色,有光泽。腹部4~7节,各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点,两侧尚有细小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5~7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的刻点[3]。
2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1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一般黄河流域以北1年发生3代;黄河流域1年发生4代;长江流域1年发生4~5代;华南1年发生5~6代。在北方以蛹越冬,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南部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都能正常活动,冬季还可诱到成虫。第1代幼虫数量最大,危害最重,4―6月是第1代危害期,幼虫一般为6龄,5~6龄食量最大,夜间把幼苗咬断。小地老虎多发生在雨水充足、常年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区,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苗圃受害严重。
小地老虎日伏夜出,黄昏至24:00前活动最盛,成虫有很强趋光性和趋化性,对黑光灯敏感,尤其是刚羽化成虫最喜欢取食具有酸甜气味的物质。初龄幼虫有群集性,3龄以后分散潜入土中,幼虫有假死性,受惊时常将身体卷曲成环[4]。
3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在发蛾盛期用黑光灯或糖醋酒液诱杀。为降低成本,糖醋酒液可因地制宜地寻求适当代用品。
(2)清除杂草。杂草是小地老虎产卵的主要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饲料。在春播幼苗出土前或幼虫1、2龄时,清除杂草并及时运出沤肥或烧毁。
(3)桐叶诱杀幼虫。将新从泡桐树上摘下的老桐叶于傍晚放于苗圃地上,放置密度900~1 200张/hm2,清晨检查,捕杀叶下诱到的幼虫。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将桐叶浸以90%敌百虫100倍液后再放置[5]。
(4)人工捕杀。清晨巡视圃地,发现断苗时,刨土捕杀幼虫。
(5)在成虫发生期,将糖醋液(即6份糖、3份醋、1份酒和10份清水混合而成)每晚置于苗圃地内,诱杀成虫。
(6)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20%乐果乳油3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0.5kg+水2.5~5.0 kg,拌鲜草50 kg,于傍晚撒于苗床上,防治4龄以上幼虫。用40.7%毒死蜱乳油1 350~1 800 g/hm2对水750~900 kg/hm2、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于幼虫1~3龄期喷雾。在虫龄较大的田块,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
4 参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