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区洪涝灾害变化规律研究.doc
重庆市万州区洪涝灾害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万州区面临新的挑战,为防范万州区未来洪涝灾害的风险,本研究统计了1955―2013年共59年间逐日的降水状况,并与历史文献资料记录的洪涝灾害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万州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20.8%,其他因素引发的洪涝灾害占34.1%。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洪涝灾害比较频繁,90年代之后洪涝灾害减少,但是2005年后洪涝灾害又有所增加。万州区除了降水作为主要变化因素之外,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洪涝灾害产生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站点的布局以及农田水利防洪堤坝的修建,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风险。
关键词 洪涝灾害;暴雨;大雨;变化规律;重庆万州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98-02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区地带,长江贯穿全境,境内支流纵横,多年平均降水为1 243 mm[1]。但是,这些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暴雨往往会造成洪涝灾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次对当地的农业及生态造成了破坏,因此开展万州区洪涝灾害的相关研究,对于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万州区历年发生的洪涝灾害统计资料分别来源于《万县地区五百年灾害研究》《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重庆卷》《重庆市气象灾害年鉴(2006―2010)》、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2-5];万州区1955―2013年逐日降水数据来源于万州气象局。为便于分析气象上的暴雨洪涝,按照气象部门的规定,24 h降水量为25.0~49.9 mm的为大雨,其中超过50 mm的为暴雨[6]。分年内和年际统计洪涝灾害与暴雨的发生频率,并统计洪涝灾害发生时仅有大雨的发生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万州区洪涝年内分布
根据气象资料和统计历史资料,按12个月分别统计洪涝次数、暴雨次数、暴雨产生的洪涝次数、除暴雨外由大雨引发的洪涝次数,以及发生了洪涝但无大雨暴雨记录的次数,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万州区的洪涝灾害总数为288次,平均每年发生4.88次,但是年内分布不均衡,只发生在4―10月,其中6―7月最多,达到1年一遇。万州的暴雨发生了204次,平均每年3.46次,主要发生在5―9月。相应的由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在年内分布也呈现这样的分布,59年间达到了130次,平均每年2.20次;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总数为60次,平均每年1.02次;非大雨暴雨产生的洪涝灾害为98次,平均每年1.66次。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暴雨引发的洪涝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占20.8%,其他因素引发的洪涝占34.1%,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的。一方面可能由于万州区面积较大,达到3 478 km2,气象站点不能反映境内所有区域的降水状况,可能会有某些乡镇在下雨成灾,但是气象站点记录的降水量还没达到暴雨甚至大雨的规模。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万州区沟壑纵横的山地地形导致,某些较小的降水在小河谷的汇集下形成山洪,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灾害。另外,中国气象上规定,1 h降雨量16 mm以上或连续12 h降雨量30 mm以上、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有可能短时间的暴雨造成的灾害无法达到逐日降水50 mm的标准,这使一些灾害的降水统计出现了误差。最后,长江贯穿万州区,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较多的居民是沿江居住的,当上游降水较多的时候,产生的过境洪水也会对沿岸造成洪灾。
2.2 万州区洪涝年际分布
根据统计结果,分别作出万州区洪涝灾害次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大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非大雨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的年际间变化趋势图(图1和图2)。从图1可以看出,洪涝灾害近59年呈现几个不同阶段,1955―1975年平均每年发生6次洪涝灾害,高于59年的平均值4.88次;1976年和1977年则无洪涝灾害发生;1978―1989年为洪涝灾害发生最多的时期,平均每年8.25次;1990―2003年是洪涝灾害发生较少的时期,平均每年1.71次;2004―2013年洪涝灾害平均为3.90次。
由图2可以看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55―1975年平均每年发生2.57次,略高于近59年的平均值(2.20次);1976―1978年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1979―1991年平均每年3.00次,是暴雨引发洪涝最多的时期;1992―2000年平均为1.67次,这一时期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较少;2001―2003年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2004―2013年平均每年发生2.20次,恰与近59年的平均值2.20次一致
文档评论(0)